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期待和平、渴望归隐田园的意境。开篇两句“曾几何时屡乞晴,炉烟未断已收声”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气晴好的迫切期盼,以及对自然界中某些动静的细腻观察。接下来的“天于老子亦多可,国有丰年方太平”则是表明只有天气和谐,国家丰收,才能达到真正的太平盛世。
诗人接着感慨道,“风土不堪人佩犊,月明无复夜啼鼊”。这里“风土不堪人佩犊”可能是在叹息时下之境遇或社会现实的艰难和扰攘,而“月明无复夜啼鼊”则是诗人对过去某个美好瞬间的怀念,那种在明月之下的宁静与安详,如今已不再有。
最后两句“及今便可归田去,牛背斜阳一笛横”,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回归自然,过上一种简单而平和的生活。其中,“牛背斜阳一笛横”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诗人似乎已经在心中预演着这样一种悠然自得的退隐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与社会太平的深切向往,以及对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