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矶作意恼舟人,束起波涛遣怒奔。
撑折万篙浑不枉,石矶赢得万馀痕。
这两句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中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对石矶与竹枝间相互作用的精妙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与生命力的旺盛。
"石矶作意恼舟人" 一句,以石矶为主体,形象地表达出它似乎在有意识地阻挠着过往船只,使得那些舟人感到不快。"恼"字传递了一种情感的复杂性,既包含了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无形阻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这种力量的敬畏之情。
"束起波涛遣怒奔" 一句,则将石矶与波涛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向高潮。波涛在这里被描绘成受到了激发,似乎是因为石矶的阻挠而变得愤怒起来,并因此而奔腾不息。这一幕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中力量对比与冲突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撑折万篙浑不枉,石矶赢得万馀痕。"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其中"撑折万篙"形象地描绘出竹枝在波涛之中坚韧不拔的模样,它们虽然被大浪冲击,但依旧屹立不倒,展现了一种生命力与柔韧共存的情景。"浑不枉"意味着这种力量是正义的,不带有任何虚假。而最后一句"石矶赢得万馀痕"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石矶,它在波涛的不断冲击下,留下了无数的痕迹,这些痕迹不仅是外力的标记,也是一种时间流逝的证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力量与生命力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中生命力和力量关系的独特见解。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大矶愁似小矶愁,篙稍宽时船即流。
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
一阵南风似箭来,蒲帆飞上最高桅。
两边岸柳都奔走,不及追船各自回。
暮烟如雨雨如烟,一把珠帘隔远山。
帘影渐浓山渐淡,恍然移入画屏间。
南湖隔水见渔灯,雁落芦汀八字横。
对面双峰烟雨里,双峰外面是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