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文人隐居图景。首句“森森万木一精庐”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万木围绕的小屋显得庄重而宁静。接下来,“黄卷青灯自卷舒”则点明了诗人沉浸在书卷与青灯中的生活,自我陶醉于学问之中。
“却肯追随三舍远,不论闻问十年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守,即使朋友相隔遥远,交往稀疏,也愿意保持深厚的情谊。这里的“追随三舍”象征着不计距离的忠诚,显示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遗贤公已长怀玉,老圃吾方欲荷锄”暗含了诗人对贤才的怀念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以“遗贤公”自比,表示自己虽身处简朴,但心中怀揣着高尚的追求。同时,他表达出想要亲自耕种的意愿,体现了躬耕的乐趣。
最后两句“安得谢岩题壁处,一尊相伴看芙蕖”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像古人谢岩那样,在自然美景中,与好友共饮,欣赏荷花,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又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