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

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

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

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

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

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

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从未到过东、西两寺,至今已有五十个春天。
如今我重游旧地,山林谷壑仿佛依旧亲切。
当年吴国富饶之时,秦王曾在此地厌战求胜。
剑池深达万仞,大石上可容纳千人坐。
金色光芒腾起如虎,琴台似乎化为神圣之地。
登上祭坛仰望,感叹生命短暂;离开豪宅,惊叹其珍宝。
中岭两侧树木分开,回环山峦隔绝四方邻居。
这里俯瞰江海相连,四季装饰都焕然一新。
有位仙人在此,雅致美丽尽显。
名胜如清高深远的峡谷,文化汇聚如斗牛星座。
尽管足迹各异,内心宁静;声音相同,本质怎能等同。
千年之后,希望有人能理解我,敬仰我的风范和尘世经历。

注释

东西寺:指两个著名的寺庙。
五十春:五十个春季,表示时间长久。
朅来:此处指重游。
旧赏:过去的美好记忆。
吴子:指吴国的君主。
秦王:可能指秦始皇。
剑池:可能指有剑池遗迹的地方。
珣珉:比喻珍贵的宝石。
崇饰:精心装饰。
神仙者:指传说中的仙人。
雅丽:典雅而美丽。
斗牛:星宿名,与文化相关。
光尘:指光辉和尘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画家颜真卿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教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典雅。

“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感慨之情,似乎在回顾自己一生的岁月,五十个春天已过,而某些地方却未曾到达,反映出一种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接下来的“朅来从旧赏,林壑宛相亲”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情感寄托。这里的“朅来”指的是时光的流逝,“从旧赏”则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而“林壑宛相亲”则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吴子多藏日,秦王厌胜辰”两句,是在引用古代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对时间的珍惜。这里的“吴子”、“秦王”都是历史上的著名君主,而“多藏日”和“厌胜辰”则分别指他们对于时光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刻的享受。

中间部分“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描述了一种壮观而又超自然的景象,“剑池”、“盘石”都是雄伟的自然景观,而“金气腾为虎”则是一种道家修炼成就的形象,“琴台化若神”则是对音乐和艺术的崇高追求。

随后的“登坛仰生一,舍宅叹珣珉。中岭分双树,回峦绝四邻。”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这里的“登坛”、“舍宅”都是放下尘世烦恼、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

最后,“窥临江海接,崇饰四时新。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则是对自然美景和道教修行成果的一种赞叹。而“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精神追求的自信,即使在千年之后,自己的精神追求仍旧闪耀着光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道教修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永恒的主题。

收录诗词(33)

颜真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 字:清臣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09年-784年8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七言大言联句

高歌阆风步瀛洲,燂鹏爚鲲餐未休。

四方上下无外头,一啜顿涸沧溟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七言乐语联句

苦河既济真僧喜,新知满座笑相视。

戍客归来见妻子,学生放假偷向市。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七言重联句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

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

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

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

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七言滑语联句

雨里下山蹋榆皮,莓苔石桥步难移。

芜荑酱醋吃煮葵,缝靴蜡线油涂锥。

急逢龙背须且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