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八)赠汪秀才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

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

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

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

奴星结柳,与君同送五家穷。

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

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张元干的《水调歌头·赠汪秀才》。诗中展示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闲适情怀。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严寒的冬日里,悠然自得地观赏飘落的雪花,与世间的喧嚣隔绝,享受着温暖的室内生活。

"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 当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并没有急于去追寻那些繁杂的事务,而是选择了追随那几只孤单的野鸭,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机的喜爱和向往。

"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广阔,他通过书写来捕捉那些如风雨般的情感和思绪,而不愿意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

"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时空、自在飞翔的心境,大笑是对生活的满足和喜悦,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情感态度。

接下来的 "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奴星结柳,与君同送五家穷。"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某个地方偶遇,一起饮酒,一起参与为贫困家庭送去关怀的行为,这里体现出了诗人的善良和对朋友的情谊。

最后 "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这几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那份超然于世俗之上的宁静与自得。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豪放不羁、超脱尘嚣的情怀,他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感受自然,去书写自己的情感世界。这是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和自在的渴望。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十二)为赵端礼作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

满座烛光花艳,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

雨断翻惊浪,山瞑拥归云。

麦秋天气,聊泛征棹泊江村。

不羡腰间金印,却爱吾庐高枕,无事闭柴门。

搔首烟波上,老去任乾坤。白纶巾,玉麈尾,一杯春。

性灵陶冶,我辈犹要个中人。

莫变姓名吴市,且向渔樵争席,与世共浮沈。

目送飞鸿去,何用画麒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过后柳故居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身休。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丁丑春与钟离少翁、张元鉴登垂虹

柱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

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

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脍,笠泽久蓬蒿。

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

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

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

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