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日依莲社,真成戒酒杯。
胡僧多宝座,士女献花台。
说法老龙去,随缘甘雨来。
冲泥予不厌,骑马夜能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游历弘慈寺的经历,他参加莲社活动,决定戒酒以示虔诚。寺中的僧人众多,包括外国僧侣(胡僧),他们在多宝座上说法,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献花礼拜。僧人们祈求甘霖,龙王应允,使得寺庙充满法喜。尽管路上尘土飞扬,诗人却毫不厌倦,夜晚还骑马返回,表达了对佛教修行和寺中生活的深深敬意。整体上,诗歌展现了僧俗共处、佛法与生活交融的场景,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亲近和参与。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小榻栖兰若,朝来得纵眠。
依依上窗日,隐隐隔墟烟。
偶转昙花径,閒翻贝叶编。
随缘可度日,无意更求禅。
何年鞭禹石,突兀亘沙洲。
山接垂虹势,波穿偃月流。
寝园高自见,车马迥生愁。
不敢题红叶,知他达御沟。
仲长慕清旷,潘岳赋閒居。
吾亦闻斯语,畴能返故庐。
得閒聊假息,随意试抽书。
公署长如此,金门大隐馀。
固爱春阴好,兼愁秋雨声。
以兹无所植,独坐有馀清。
岸帻浮云度,摊书落照明。
避人吾已足,何事更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