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竹杖引赠章留后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

怜我老病赠两茎,出入爪甲铿有声。

老夫复欲东南征,乘涛鼓枻白帝城。

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

重为告曰,杖兮!杖兮!

尔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

使我不得尔之扶持,灭迹于君山湖上之青峰。噫!

风尘澒洞兮豺虎咬人,忽失双杖兮吾将曷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心蟠石生桃竹》,它描绘了诗人对一根桃竹杖的情有独钟,以及通过这根杖表达自己对于老病孤独、壮志未酬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这两句描绘了桃竹在江中蟠石旁自然生成的情景,桃竹被水冲刷得恰如其分,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和规律。

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诗人将这桃竹比喻为珍贵的紫玉,表现了对它的珍视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不能长久拥有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这里的“梓潼使君”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某位官员,而“满堂宾客皆叹息”则表明了这根桃竹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和影响。

怜我老病赠两茎,出入爪甲铿有声。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老病孤独,以及通过赠送这两茎桃竹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老夫复欲东南征,乘涛鼓枻白帝城。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这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仍然有远大的志向,但现实中可能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甚至要面对超自然的力量。

重为告曰,杖兮!杖兮!尔之生也甚正直,慎勿见水踊跃学变化为龙。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劝诫这根桃竹,要保持它本来的直率和坚韧,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改变。

使我不得尔之扶持,灭迹于君山湖上之青峰。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根桃竹的依赖,以及如果失去了它,将会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可能消失在世人的视线中。

噫!风尘澒洞兮豺虎咬人,忽失双杖兮吾将曷从。这最后几句诗人感叹时光易逝,社会动荡不安,一旦失去了这根精神上的支撑,将会迷失方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根桃竹的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桔柏渡

青冥寒江渡,驾竹为长桥。

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

连笮动袅娜,征衣飒飘飖。

急流鸨鹢散,绝岸鼋鼍骄。

西辕自兹异,东逝不可要。

高通荆门路,阔会沧海潮。

孤光隐顾眄,游子怅寂寥。

无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

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

即事壮重险,论功超五丁。

坡陀因厚地,却略罗峻屏。

云阙虚冉冉,风松肃泠泠。

石门霜露白,玉殿莓苔青。

宫女晚知曙,祠官朝见星。

空梁簇画戟,阴井敲铜瓶。

中使日夜继,惟王心不宁。

岂徒恤备享,尚谓求无形。

孝理敦国政,神凝推道经。

瑞芝产庙柱,好鸟鸣岩扃。

高岳前嵂崒,洪河左滢濙。

金城蓄峻址,沙苑交回汀。

永与奥区固,川原纷眇冥。

居然赤县立,台榭争岧亭。

官属果称是,声华真可听。

王刘美竹润,裴李春兰馨。

郑氏才振古,啖侯笔不停。

遣辞必中律,利物常发硎。

绮绣相展转,琳琅愈青荧。

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太史侯凫影,王乔随鹤翎。

朝仪限霄汉,客思回林坰。

轗轲辞下杜,飘飖陵浊泾。

诸生旧短褐,旅泛一浮萍。

荒岁儿女瘦,暮途涕泗零。

主人念老马,廨署容秋萤。

流寓理岂惬,穷愁醉未醒。

何当摆俗累,浩荡乘沧溟。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海棕行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

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群。

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

形式: 古风

留花门

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

高秋马肥健,挟矢射汉月。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

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阙。

中原有驱除,隐忍用此物。

公主歌黄鹄,君王指白日。

连云屯左辅,百里见积雪。

长戟鸟休飞,哀笳曙幽咽。

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

沙苑临清渭,泉香草丰洁。

渡河不用船,千骑常撇烈。

胡尘踰太行,杂种抵京室。

花门既须留,原野转萧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