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城十吟(其六)春郊晚望

风暖啭鸣禽,天低薄薄阴。

烟容凝垄曲,雨意弄河心。

柳隔高城远,花藏旧县深。

独怜身卧病,犹许后春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温暖的春风中鸟儿鸣叫,天空低垂带着微微阴云。
烟雾笼罩着弯曲的田垄,雨意在河面上轻轻摇曳。
柳树阻隔着远方的高城,花朵隐藏在古老的县邑深处。
独自病卧,仍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在那时去寻找生机。

注释

风暖:温暖的春风。
啭鸣禽:鸟儿鸣叫。
天低:天空低垂。
薄薄阴:微微阴云。
烟容:烟雾的形态。
凝:凝聚。
垄曲:弯曲的田垄。
雨意:雨的意向。
柳隔:柳树阻隔。
高城:远方的高城。
花藏:花朵隐藏。
旧县:古老的县邑。
身卧病:病卧。
犹许:仍然期待。
后春:春天的后期。
寻:寻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共城十吟·其六 春郊晚望》,描绘了春天傍晚时分郊外的景色。首句“风暖啭鸣禽”写出了和煦春风中鸟儿欢快的鸣叫,充满了生机。接着,“天低薄薄阴”描绘出天空微云低垂,天气略带阴沉,但并不影响春天的气息。

“烟容凝垄曲,雨意弄河心”通过“烟容”和“雨意”,形象地表现出春烟弥漫在田野小径上,而河边似乎有雨意在轻轻荡漾,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柳隔高城远,花藏旧县深”描绘了远处的柳树和隐藏在古老县城深处的花朵,展现出春色的深远和层次。

最后两句“独怜身卧病,犹许后春寻”表达了诗人虽然身患疾病,但仍怀揣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希望能尽快康复,去追寻那尚未完全消逝的春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郊野的景象,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与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共城十吟(其四)春郊花开

桃李正芬敷,花繁覆敝庐。

乱香寻密牖,碎影下前除。

静绕昼眠后,轻攀春醉馀。

纵然观尽日,谁敢罪狂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再和王不疑少卿见赠

乍凉天气好,何处不堪游。

鸿雁来宾日,鹰鹯得志秋。

忘形终夕乐,失脚一生休。

多少江湖上,舟船未到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同王胜之学士转运赏西园芍药

此物扬州素所闻,今于洛汭特称珍。

雅知国色善移物,更著天香暗结人。

欲殿群芳仍占夏,得专奇品不须春。

日斜立马将归去,再倚朱栏看一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名利吟

名利到头非乐事,风波终久少安流。

稍邻美誉无多取,才近清欢与剩求。

美誉既多须有患,清欢虽剩且无忧。

滔滔天下曾知否,覆辙相寻卒未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