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言岩次谦之韵

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

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

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

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

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

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忘言岩次谦之韵》,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与天地万物对话的场景,体现了其对“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首句“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状态,心灵达到了一种超越言语的境界,以至于忘记了表达和进食。接着,“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诗人仿佛与天地对话,询问着创造世界的源头,流露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思考。

“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引用孔子“无言”的思想,强调了通过直接体验和感悟来理解宇宙真理的重要性。接下来,“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诗人反思“道”的永恒性,以及人类对它的理解和传承在时间长河中的距离感。

“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自然时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最后,“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以自然景象为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对自然、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在追求“至善”、“致良知”道路上的独到见解。通过与自然的对话,诗人试图寻找人类与宇宙和谐共存的途径,体现了其心学思想的核心——通过内心反省达到与宇宙万物的合一。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圆明洞次谦之韵

群山走波浪,出没龙蛇脊。

岩栖寄盘涡,沉沦遂成癖。

我来汲东溟,烂煮南山石。

千年熟一炊,欲饷岩中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潮头岩次谦之韵

潮头起平地,化作千丈雪。

棹舟者何人,试问岩头月。

形式: 五言绝句

天成素有志于学兹得告东归林居静养其所就可知矣临别以此纸索赠漫为赋此遂寄声山泽诸贤

予有山林期,荏冉风尘际。

高秋送将归,神往迹还滞。

回车当盛年,养痾非遁世。

垂竿鉴湖云,结庐浮峰树。

爱日遂庭趋,芳景添游诣。

掎生悟玄魄,妙静息缘虑。

眇眇素心人,望望沧洲去。

东行访天沃,云中倘相遇。

形式: 古风

坐忘言岩问二三子

几日岩栖事若何,莫将佳景复虚过。

未妨云壑淹留久,终是尘寰错误多。

涧道霜风疏草木,洞门烟月挂藤萝。

不知相继来游者,还有吾侪此意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