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庵

五乳峰前第几峰,碧潭深处有蟠龙。

半岩冷落孔明雨,一枕萧骚少说风。

变化爪牙君子竹,埋藏头角大夫松。

高人凄此结茆屋,天下苍生怨旱虹。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在五乳峰前是哪一座峰,碧绿的潭水深处隐藏着盘龙。
半山腰的岩洞里清冷,仿佛诸葛亮的雨滴,枕边微风轻拂,却少有人声。
君子般的竹子展现出变化多端的形态,而有才华的人像大夫松一样隐藏锋芒。
高尚的人在此建起茅草屋,感叹天下百姓因干旱而受苦,如同期盼彩虹解救。

注释

五乳峰:形容山峰众多,形似五个乳房。
碧潭:清澈见底的深潭。
蟠龙:传说中的龙,常象征吉祥和神秘。
孔明雨:暗指诸葛亮的智慧和仁德,如甘霖般滋润人心。
萧骚: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少说风:很少听到人的交谈声,显得宁静。
君子竹:象征品德高尚的人。
头角:比喻人的才华或才能初露。
大夫松:古代官职,此处借指有才华但隐居的人。
茆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旱虹:干旱时渴望的彩虹,象征希望和救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水景象,充满了古典文学的意象和哲理。开篇“五乳峰前第几峰,碧潭深处有蟠龙”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自然环境中,“五乳峰”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或虚构的山峰,而“碧潭深处有蟠龙”则增添了一抹仙气,蟠龙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接着的“半岩冷落孔明雨,一枕萧骚少说风”两句,以历史上的名将诸葛亮(孔明)及古代文学家荀子(一枕萧骚)的典故,形容山中雨和风,既表达了自然景象的冷清与雄浑,也隐含着诗人对智慧和文采的向往。

“变化爪牙君子竹,埋藏头角大夫松”两句,则用到了植物比喻,以竹和松树来形容君子的品格和大夫的高洁。这里的“变化”指的是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而竹和松则能保持其本性,不随外界变化而改变,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风亮节。

最后,“高人凄此结茆屋,天下苍生怨旱虹”两句,则描写了一位隐居的高人在山中建造简陋的茆屋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同时,“天下苍生怨旱虹”一句,通过对干旱和彩虹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万物生灵命运的悲悯。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巧妙借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冬日同王茂翁联句(其一)

凿冰添砚水,燃干发梅花。

踏破霜苔径,烧红雪树槎。

闭门风愈怒,送客日将斜。

寒甚酒无力,闲多道有芽。

楮衾眠不暖,苇壁破难遮。

他日瑶台上,流传仙子家。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白鹤观

琅庭珍馆一何清,四壁如银窗更明。

雨馀草色欺苔色,风送松声杂涧声。

芍药花开今四月,杜鹃啼恨到三更。

我来暂息白鹤观,忆著故人刘混成。

松殿空遗金凤舞,芝田不见铁牛耕。

云迷古洞虎狼吼,烟锁平林鸟雀惊。

日暮山屏增紫翠,晓来天籁自箫笙。

杖头挑月过山北,要趁如今几日晴。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拙庵

笑携藜杖倚寒松,现世神仙一拙翁。

冠简投关离玉阙,天人推出镇琳宫。

身居星弁霞裾上,心在烟都月府中。

岂是摩挲令发黑,不须服饵自颜红。

百年赢得十分讷,万事算来俱是空。

解织蜘蛛空结网,能言鹦鹉被樊笼。

闲将世味闲中嚼,静把天机静处穷。

学巧不如藏巧是,忘机不与用机同。

虚空不语虚空广,造化无声造化公。

六贼奈人闲不得,十魔见我懒相攻。

凝神多得佯呆力,养气无非守口功。

欲雨只消呼瀣沆,要雷略目召丰隆。

人间若也不容住,学骑白鹤乘天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明堂礼成

丰年有高廪,宗祀拜明堂。

玉辂迎阊阖,银蟾跃未央。

虎贲森卤簿,龙衮照旂常。

宝幄燃红炬,璇霄降紫皇。

竹宫循汉古,茆屋法周荒。

云蔼箫韶暖,风融黍稷香。

典刑存郁鬯,陟降奉圭璋。

水取方诸氏,星沉析木乡。

金鸡欢舞蹈,翠凤播琳琅。

何日当封禅,如今尚小康。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