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拜岳鄂王墓

杜鹃声里,吊河山、尚有凄凉残碣。

六百年来多少事,日夜江潮呜咽。

草冷银凫,风嘶石马,血裹忠魂碧。

西风吹老,南枝几树松柏。

堪叹三字冤沉,英雄事去,又见金瓯缺。

回首荒烟陵寝路,山鬼秋原夜泣。

泪洒神州,心伤南渡,遗恨黄龙月。

椒浆重奠,乱山催下斜日。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过春山所作,题目为《酹江月·拜岳鄂王墓》。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对过去历史的沉思。

首句“杜鹃声里”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意浓重的环境中,杜鹃之声往往在中国古诗文中象征着悲凉与哀婉。紧接着,“吊河山、尚有凄凉残碣”则描绘了一种历史遗迹被自然侵蚀的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

“六百年来多少事,日夜江潮呜咽”这一句,诗人通过对时间长河中事件的回望,以及江潮不息的哀吟,传递出历史的厚重和无尽的变迁。这里的“六百年”可能是指自唐朝以来的漫长岁月,而“日夜江潮呜咽”则象征着时间对往事的不断诉说。

接下来的“草冷银凫,风嘶石马,血裹忠魂碧”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寒冷的草地、凄厉的石马声,以及被鲜血浸染的忠诚之魂,渲染出一种苍凉与悲壮的情怀。这里的“银凫”指的是秋天的叶子,而“碧”则暗示着英雄亡魂的清冷。

“西风吹老,南枝几树松柏”这一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消亡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这里的“西风”往往象征着秋天,也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而“南枝几树松柏”则是对那些历经沧桑依然坚守的高洁品格的颂扬。

“堪叹三字冤沉,英雄事去, 又见金瓯缺”这两句,诗人通过对历史上不平之冤的感慨,以及对英雄往事的追思,再次强调了时间带走了一切,但历史遗迹依旧留下,如同“金瓯缺”一般,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瑕疵。

最后,“回首荒烟陵寝路,山鬼秋原夜泣。泪洒神州,心伤南渡,遗恨黄龙月。椒浆重奠,乱山催下斜日。”这几句诗,通过对荒凉墓地的描写,以及山鬼在秋夜中的哀泣,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切感慨和无尽的怀念。同时,“泪洒神州”等句,则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于那些逝去英雄事迹的不舍与遗憾。而“椒浆重奠,乱山催下斜日”则通过祭祀和日落景象,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往事的追思和对过去岁月的深切感慨。

收录诗词(33)

过春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哀诗(其二)

膏沐谁为容,明镜闇不治。

形式:

七哀诗(其一)

南方有障气,晨鸟不得飞。

形式: 押[微]韵

三良诗

功名不可为,忠义我所安。

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

生时等荣乐,既没同忧患。

谁言捐躯易,杀身诚独难。

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叹。

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形式: 古风

鼙舞歌五首(其三)大魏篇

大魏应灵符。天禄方甫始。圣德致泰和。

神明为驱使。左右宜供养。中殿宜皇子。

陛下长寿考。群臣拜贺咸悦喜。积善有馀庆。

宠禄固天常。众喜填门至。臣子蒙福祥。

无患及阳遂。辅翼我圣皇。众吉咸集会。

凶邪奸恶并灭亡。黄鹄游殿前。神鼎周四阿。

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白虎戏西除。

含利从辟邪。骐骥蹑足舞。凤皇拊翼歌。

丰年大置酒。玉樽列广庭。乐饮过三爵。

朱颜暴己形。式宴不违礼。君臣歌鹿鸣。

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抃赞若惊。储礼如江海。

积善若陵山。皇嗣繁且炽。孙子列曾玄。

群臣咸称万岁。陛下长寿乐年。御酒停未饮。

贵戚跪东厢。侍人承颜色。奉进金玉觞。

此酒亦真酒。福禄当圣皇。陛下临轩笑。

左右咸欢康。杯来一何迟。群僚以次行。

赏赐累千亿。百官并富昌。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