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石翁隐居处

长湖浩烟波,遥村隐云树。

扁舟独溯洄,系缆清溪渡。

荒冈既盘纡,亩丘亦回互。

缅怀古逸民,言寻栖隐处。

子孙秉先训,累叶事农务。

遗安人所难,世远见贞素。

松楸郁茫茫,清风古来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面,诗人沈德潜以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走进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长湖浩烟波"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烟波浩渺,"遥村隐云树"则暗示了远处村庄被云雾缭绕,环境幽静。"扁舟独溯洄,系缆清溪渡"描绘了诗人独自驾舟,停泊在清澈溪流旁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探索心境。

接下来,诗人通过"荒冈既盘纡,亩丘亦回互"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丘地形的曲折起伏,暗寓隐居之地的偏远和自然之美。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怀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在"缅怀古逸民,言寻栖隐处"的诗句中。

诗中提到的"子孙秉先训,累叶事农务",表达了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尊重和坚守,同时也揭示了隐居者家族的淳朴和坚韧。"遗安人所难,世远见贞素"则表达了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敬仰,认为在世俗纷扰中,这样的生活态度尤为难得。

最后,"松楸郁茫茫,清风古来墓"以松树和坟墓为象征,寓意着岁月流转,历史沉淀,体现了对先人的追思和对隐居生活的永恒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收录诗词(53)

沈德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成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 号:归愚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673~1769

相关古诗词

访如来庵

寒云护山顶,隐见最高峰。

遂造林中寺,才闻午后钟。

窗明半岭雪,门掩断崖松。

分院平生愿,从谁话箭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春日村行

果腹竟何事,萧然曳屐行。

閒共白云往,步寻流水声。

墟烟凝雨重,耕犊负犁轻。

独立板桥望,春山面面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景阳钟歌

老龙觺觺蟠秋草,草根蟪蛄吊昏晓。

摩挲犹识永明年,银泥几见乾坤老。

端门鼓漏隔宫闱,梦暖香浓晓不知。

殿角星残声乍响,景阳楼上画眉时。

云龙门开移庙主,从此蒲牢卧绀宇。

何似铜仙辞汉宫,回望咸阳泪如雨。

形式: 古风

观音阁

厜㕒峭壁耸云端,高阁千寻俯激湍。

隔岸潮声凭槛听,过江山色卷帘看。

雕盘寥廓秋风急,帆入空濛夕照残。

极目长天杳无际,楚云漠漠不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