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
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
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标题为《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愫。
首句“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画,诗人侧耳倾听着琴声,如同聆听天籁,而“文书游夏徒”则表达了诗人对远古圣贤的追思与怀念。
接着,“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中,“故园”二字充满了诗人的乡愍之情,通过对故园中竹子的欣赏来表达对家园和自然的深厚感情。同时,“为邑幸来苏”则透露出一种期待与喜悦,是因为能够回到自己所在的地方而感到幸福。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一句,诗人通过回忆过去与友人的交往和共同的经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仙舟复与俱”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遨游幻境的感觉。
最后,“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中,“欲知临泛久”似乎在询问自己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停留多久才算足够,而“荷露渐成珠”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水珠凝聚的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隐喻着诗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和创作如同这些水珠一般,能够积累而璀璨。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文字、故园竹子、过去交往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他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深切感悟。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上国山河列,贤王邸第开。
故人分职去,潘令宠行来。
冠盖趋梁苑,江湘失楚材。
豫愁轩骑动,宾客散池台。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