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康海所作的《答伯循》。康海以抒情见长,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反思。
首句“抱病卧林壑”,描绘了诗人因病而卧在山林中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接着“思君安可亲”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但又感叹这种情感难以实现,充满了无奈和寂寞。
“忽蒙枉书札,便已惬心神。”这两句写出了收到友人来信时的惊喜与满足,仿佛心灵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愉悦。这反映了友情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孤独时刻给予的温暖和支持。
“曲艺竟何益,虚名常愧人。”这两句是对自身艺术追求的反思。诗人质疑艺术创作的价值,是否真的有益于自己或他人,同时也表达了对虚名的不屑与自责,体现了对真我价值的探索和对社会评价的反思。
最后,“沜东有垂柳,堪送百年身。”诗人以自然景物作为寄托,想象着在沜东的垂柳下度过余生,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暗示了对生命终结的接受与平静。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生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