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道甫归庐陵应举

西风满路桂枝香,催整登云步月装。

群辈总皆推德行,三年稔已听文章。

琅琅议论须披腹,琐琐功名只探囊。

捷了早来谈杰作,耸闻鸣凤瑞朝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秋风吹过,路上桂花香气四溢,催促着我整理好登高望月的行装。
同行的人都推崇我的品德和才学,三年来我的文章已经广为人知。
公开讨论时,我要坦诚直言,对于琐碎的名声,我只看作是囊中之物。
完成任务后,我早早地前来分享我的佳作,就像凤凰在朝阳下展翅高鸣,带来吉祥之兆。

注释

西风:秋风。
桂枝香:桂花的香气。
登云步月装:登高望月的行头。
推德行:推崇品德行为。
稔:熟,这里指熟知。
文章:这里指诗文作品。
琅琅议论:公开、响亮的讨论。
琐琐功名:微不足道的名声。
探囊:伸手到口袋里拿取,比喻轻易得到。
捷了:完成,成功。
杰作:出色的作品。
耸闻:引人注目的消息。
鸣凤:比喻贤能的人。
瑞朝阳:吉祥的朝阳,象征希望和新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为朋友罗道甫应举离别所作,表达了对罗道甫才华横溢和品德高尚的赞赏。首句“西风满路桂枝香”以秋风吹拂桂香的景象,烘托出送别的氛围,寓意罗道甫此行前程似锦。次句“催整登云步月装”则描绘罗道甫准备踏上科举之路,意气风发。

“群辈总皆推德行”赞扬罗道甫的品德为人,说明他在同辈中享有崇高的声望。而“三年稔已听文章”则强调罗道甫的文学才华,言其文采斐然,众人已久闻其名。接下来,“琅琅议论须披腹”进一步赞美他的学识渊博和口才出众。

“琐琐功名只探囊”暗示罗道甫对于科举考试的轻松应对,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最后两句“捷了早来谈杰作,耸闻鸣凤瑞朝阳”预祝罗道甫科举顺利,如凤凰展翅,光芒照耀在灿烂的朝阳之下,寓意他将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一时之杰。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罗道甫才华的肯定,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期待。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送郑编修子四省元(其二)

著身书带草堂中,得与郎君砚席同。

能学鸣蝉宜赋好,不求野鹜自书工。

壮怀直拟联龙虎,别恨休惊背燕鸿。

他日东山香宇宙,格斋方不负诚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郑编修子四省元(其一)

文章得印天尝靳,家世传灯古亦疏。

幸甚迁能紬石室,惜哉昶亦误银车。

君今自是人龙子,名复高横荐鹗书。

读饱邺侯三万轴,放高通德旧门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洪右司去官

恋陟怀迁怕去官,近时君子退如难。

中书堂拂高风袖,神武门留太华冠。

此举直堪惊醉梦,斯人端是障狂澜。

先生真正平斋子,凛凛清标万古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胡教授之沅水任(其二)

近闻沅水路,今亦是风寒。

忠信如先教,边陲尽易安。

勿云师可去,甘与国辞难。

文武能兼尽,功名更好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