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右司去官

恋陟怀迁怕去官,近时君子退如难。

中书堂拂高风袖,神武门留太华冠。

此举直堪惊醉梦,斯人端是障狂澜。

先生真正平斋子,凛凛清标万古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对升迁之事心生眷恋,害怕离职,近来君子退隐尤为艰难。
在中书堂上,他挥动着宽大的衣袖,神武门前,他留下太华冠的威严。
这一举动足以惊醒梦境,此人确实能阻挡狂澜。
他是真正的平斋先生,威严清正,如同万古冰寒一般令人敬畏。

注释

恋陟:眷恋升迁。
怀迁:怀念升迁。
去官:离职。
君子:有德行的人。
退如难:退隐困难。
中书堂:朝廷中枢。
高风袖:宽大的衣袖。
神武门:皇宫大门。
太华冠:象征权力的冠冕。
此举:这一举动。
醉梦:沉迷于梦境。
斯人:此人。
障狂澜:阻挡狂澜。
先生:尊称。
真正:确实。
平斋子:平斋先生的别称。
凛凛:威严的样子。
清标:清正的品格。
万古寒:永恒的寒冷,形容其人格高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为友人洪右司去官而作,表达了对洪右司离职的深深惋惜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恋陟怀迁怕去官”写出了洪右司对于仕途升迁的眷恋,但又因去官而心生忧虑,显示出他对职位的珍视和责任感。接着,“近时君子退如难”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在退位时的不易,暗示洪右司的离任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于无奈。

“中书堂拂高风袖,神武门留太华冠”这两句通过描绘中书堂的高洁和神武门的威严,象征洪右司的清廉与才德,即使离开官场,其人格风范依然如太华山般巍峨。“此举直堪惊醉梦,斯人端是障狂澜”则高度评价洪右司的行为,认为他的离去犹如惊醒美梦,能阻止社会的混乱,展现出他对于稳定局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两句“先生真正平斋子,凛凛清标万古寒”直接称颂洪右司为“平斋子”,意指他有如古代名士般的高洁品行,其清正廉洁的精神如同冬日万古不化的冰雪,令人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姚勉对友人的敬重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送胡教授之沅水任(其二)

近闻沅水路,今亦是风寒。

忠信如先教,边陲尽易安。

勿云师可去,甘与国辞难。

文武能兼尽,功名更好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胡教授之沅水任(其一)

君今鸣木铎,名与芷俱香。

后夜月千里,美人天一方。

往追湖学躅,更挈楚臣芳。

了却皋比事,归来振鹭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赵佥判美任(其二)

底事三年里,才膺两荐书。

邦侯辨宝晚,使者设罗疏。

知己初何计,能官自有馀。

汉庭今欠者,子政与朱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赵佥判美任(其一)

佐幕此三年,邦人尽说贤。

吏寒清夜月,民暖小春天。

祖帐旗交綵,归装石压船。

甘棠在何许,积粟市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