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峰一线天

南戒何缘觅祖峰,山脉潜移天不动。

毗沙夜半斮龙耳,掷下西方一礨空。

我行逢秋日,林赤霜垂实。

胡僧何年卜居此,天扉微开一线出。

削崖仰刮青颇黎,佛光瞥见还易失。

奇石粗沙足下生,岩腹疑有山灵撑。

山囚铁锁木石精,风出空穴时一鸣。

坤乾雷硠刬复成,千年崩石藤为縆。

赤箭青芝不可名,猿呼游人谷自应。

偃松往往盖一亩,老父夜系青羊行。

日欲落兮山罅合,天光佛䯰交冥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昶所作的《飞来峰一线天》,描绘了飞来峰奇特的自然景观。首句“南戒何缘觅祖峰”以疑问起笔,引出对飞来峰来历的好奇。接下来的诗句“山脉潜移天不动”强调了山峰的稳固与神秘,仿佛天地间唯有它在静默中移动。

“毗沙夜半斮龙耳”运用神话色彩,描述夜晚峰顶如刀削般陡峭,如同斩断龙耳一般。诗人接着写到秋天的景色,“林赤霜垂实”,满目红叶,增添了诗意的氛围。诗人询问胡僧何时在此定居,暗示了山中的宁静与历史感。

“削崖仰刮青颇黎”描绘了崖壁如碧玉般晶莹,佛光若隐若现,显得神圣而难以长久捕捉。“奇石粗沙足下生”则写出山石的奇特质地,仿佛有山灵在支撑。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现象和植物,如“山囚铁锁木石精”、“千年崩石藤为縆”,展现了山的沧桑与生命力。

“赤箭青芝不可名”借用了道教神话中的仙草,增添了神秘色彩。猿猴的叫声和山谷的回声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画卷。最后,“偃松盖一亩”描绘了松树的茂盛,老者骑着青羊的画面则增添了人间烟火气。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飞来峰的一线天景观,融合了神话传说、自然景象与人文气息,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叹。

收录诗词(24)

袁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圣因寺行宫前铜鹿行

古稀天子六省方,帐殿金扉照水黄。

当年故物独铜鹿,口衔芝菌望幸长。

与二仙禽列为四,旧存其一今亡矣。

玉狮盗去田蟛郎,承露金仙应堕泪。

眼见阳和八八春,铸始乾隆金几斤。

更溯景陵遗老尽,上方龙象空烟云。

摧牙落角苔花绿,乱领妖要应怒触。

时来被锦孤山阳,乱定淈泥湖水曲。

枯枝犹讶长生牌,苍鼠啼向空坛荄。

精蓝一炬守吏去,剩有残僧拾堕柴。

文澜阁圮颓梁在,书付秦灰谁续采。

睿思亲解尘角讹,文物当年盛渊海。

宫前老翁曝背言,今是乾隆几叶孙。

先皇不宝四白鹿,再拜溪毛荐水温。

形式: 古风

望岳

何年涌地出巃嵷,散作浮青数点峰。

一气空濛走溟渤,双丸隐见宿长松。

谁探玉检千盘顶,试觅金仙九节筇。

云欲出溪还隐去,紫烟待叩灌坛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敬题朱竹垞毛西河两先生合像

康熙鸿儒传者几,卓荦二万毛胡朱。

词科布衣数己未,萧山秀水夹江居。

颇闻漆书讼今古,桁头佚字疑有无。

冤词差不敌疏证,经义一卷存圆柧。

初晴八十犹甚口,瓜皮竹杖同浮湖。

吴兴郑生阿堵笔,或腴而短颀而臞。

公寮从祀究应罢,郊配西向良非诬。

儒家得失每参半,谁其剖柝鹤与凫。

汪君手摹罗聘画,野服奇古形模殊。

东南之美两竹箭,元气寿与湖山俱。

形式: 古风

送施均父落第后之肃州从军(其一)

远树相迎意黯然,轻装短制别华筵。

欲探鸟鼠同巢野,定访崆峒问道山。

禄利何堪受鸱吓,高才莫漫遗鱼筌。

湟中战伐含飞动,幕下陈琳正待贤。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