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寿朋友八月廿二

清凉天气,正中秋过后,恰才七日。

岳降生申逢令旦,听得欢声洋溢。

戏彩堂前,两行珠翠,酒劝杯浮碧。

祝君遐算,寿星长对南极。

仰羡性地宽闲,平生酷爱,占断倾城色。

好展少年攀桂手,同作蟾宫□客。

料想嫦娥,一枝留待,已得真消息。

馨香满袖,凤楼人尽怜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天气凉爽,正值中秋之后,刚过七天。
岳神降生于申时,正值良辰,满耳皆是欢快之声。
在戏彩堂前,两排华美的首饰,美酒斟满,杯中泛绿波。
祝你长寿,寿星永远照耀南极。
我羡慕你的性情宽广悠闲,一生酷爱,独占人间最美的容颜。
愿你年轻时的手能攀折桂枝,一同成为月宫的客人。
料想嫦娥也为你的美而留下一支桂花,她已经得到了真实的消息。
你的香气满袖,连凤楼的人都为你怜爱。

注释

清凉:凉爽宜人的。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的节日。
岳降生申逢令旦:岳神(指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在申时出生,正值吉祥的早晨。
戏彩堂:古代宫殿或庙宇中的殿堂,用于庆典活动。
祝君遐算:祝你寿命长久。
南极:古人认为南极是长寿的象征。
倾城色:形容极美的容貌,足以倾倒全城。
攀桂:古代神话中,月亮上的桂树象征高洁和美好,攀桂即追求卓越。
蟾宫:指月宫,也常用来比喻科举考试的高第者。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女。
馨香:香气。
凤楼:皇宫或贵族的楼阁,这里代指尊贵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中秋节后不久的宴会,通过对天气、自然景象和人际交往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祝愿和对友情的深切感怀。

首句“清凉天气,正中秋过后,恰才七日”设定了时节与氛围,中秋已过,但秋意犹存,天气依旧清凉。接着,“岳降生申逢令旦,听得欢声洋溢”则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热烈气氛,岳降生的“申逢令旦”可能暗示着宴会的时间,而“听得欢声洋溢”则传达了聚会时的快乐与和谐。

“戏彩堂前,两行珠翠,酒劝杯浮碧”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戏彩堂前”可能是指宴会举办的地点,而“两行珠翠”则形象地描述了穿着华丽服饰的人群,"酒劝杯浮碧"表达了宴会上的饮酒作乐。

紧接着,“祝君遐算,寿星长对南极”是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朋友的寿命如同天上的寿星,长久而坚固。“仰羡性地宽闲,平生酷爱,占断倾城色”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好展少年攀桂手,同作蟾宫□客”中,“好展少年攀桂手”可能是指攀着桂枝的手,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成功,而“同作蟾宫□客”则表达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料想嫦娥,一枝留待,已得真消息”中的“嫦娥”指的是月亮,诗人可能在暗喻宴会如同月亮一般令人向往,而“一枝留待,已得真消息”则可能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和获得。

最后,“馨香满袖,凤楼人尽怜惜”中,“馨香满袖”形象地描述了宴会上的香气四溢,而“凤楼人尽怜惜”则表达了对这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生活和未来美好的期待与赞美。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云峰

昨日看花花正好,枝枝香嫩红殷。

形式:

夏云峰

琼结苞,酥凝蕊,粉心轻点胭脂。

疑是素娥妆罢,玉翠低垂。

化工深意,巧付与、别个标仪。

怎奈向,风寒景里,独是开时。缘何不与春期。

此花又、岂肯争竞芳菲。疑雨恨烟,忍见岭畔江湄。

冷烟幽艳,曾不许、霜雪相欺。

只恐向,笛声怨处,吹落残枝。

形式: 词牌: 夏云峰

夏日宴黉堂/夏日燕黉堂

日初长。正园林换叶,瓜李飘香。

帘外雨过,送一霎微凉。

萍芜径,曲凝珠颗,衬汀沙、细簇蜂房。

被晚风轻飐,圆荷翻水,泼觉鸳鸯。此景最难忘。

趁芳樽泛蚁,筠簟铺湘。兰舟棹稳,倚何处垂杨。

岂能文字成狂饮,更红裙、闲也何妨。

任醉归明月,虾须帘筛,几线馀霜。

形式: 词牌: 夏日燕黉堂

宴桃源/如梦令(其一)

落日霞消一缕。素月棱棱微吐。

何处夜归人,呕嗄几声柔橹。归去。归去。

家在烟波深处。

形式: 词牌: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