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仲所作的《挽萧以忠主事二首(其一)》。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首句“十年黄甲两年官”,描绘了逝者在世时的短暂而辉煌的仕途生涯,十年黄甲,即十年考取进士,两年官职,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其从学士到官员的快速晋升之路。接着,“怪的风流一转丸”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的一生比作快速旋转的珠子,既赞美了其才华横溢,又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预测性。
“旧物已将还造化,有生真不愧衣冠。”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一生作为人、作为官员的肯定与尊重,认为他的一生没有辜负衣冠之下的身份,即使最终回归自然,也无遗憾。
“百年事业得几许,一点烟云过眼看。”这两句则转向对人生的普遍反思,提出一个深沉的问题:在漫长的一生中,真正能留下什么?是否只是如同烟云般短暂而易逝?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思,也是对所有人的生命意义的追问。
最后,“万里蜀山何处是,旅魂归路北风寒。”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想象逝者灵魂归途的艰难与寒冷,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痛。同时,蜀山的遥远与北风的寒冷,也象征着生命的孤独与凄凉,增强了诗歌的悲壮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智慧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