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僧法聪率然叩门乞诗送行

去蜀且万里,寻师踰十年。

初犹学搜句,老渐欲参禅。

晏坐蒲团破,游方草屦穿。

还家何所得,笑上峡中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为蜀地僧人法聪送行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法聪法师离蜀远行的场景,充满了对佛法修行的执着与对归途的期待。

首句“去蜀且万里”,直接点明了法师即将踏上长途跋涉的旅程,远离熟悉的蜀地,前往未知的远方。接着“寻师踰十年”一句,展现了法师求学之路的漫长与艰辛,不仅是在地理上的万里之遥,更是在精神上的十年磨砺。

“初犹学搜句,老渐欲参禅。”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法师从初学文字、追求文采到后来深入禅理、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从“搜句”到“参禅”,不仅是知识层次的提升,更是人生境界的飞跃,体现了法师在修行路上的不断探索与深化。

“晏坐蒲团破,游方草屦穿。”这两句描绘了法师日常修行的生活状态。在蒲团上静坐,时间久了蒲团都被坐破;为了游历四方,脚上的草鞋也被穿破。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法师在修行过程中的艰苦与坚持,以及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

最后,“还家何所得,笑上峡中船。”这两句表达了法师对于归途的期待与平静。面对未知的归途,法师以一种轻松、乐观的态度,带着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宁静,踏上回家的旅程。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回归,更是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法师在修行道路上的坚定信念、不懈追求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变化,同时也传递出对佛法深邃哲理的感悟与对人生真谛的探寻。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申应时卜居京口名之曰云栖又曰小筑乞诗送行(其一)

客舍秋来忆旧居,一帆归去落东吴。

他年寄我新诗句,即是云栖小筑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申应时卜居京口名之曰云栖又曰小筑乞诗送行(其二)

不分西津亭下石,二年输与白鸥眠。

而今更恨申居士,占断旁边著钓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故枢密郑公挽词(其一)

旧德凋零尽,惟公尚典型。

遂无宣室对,徒有景钟铭。

志欲兼三代,文皆刺六经。

何由瞻傅说,但觅泰阶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故枢密郑公挽词(其二)

义苑曾深入,词源更力探。

经纶黄阁再,宥密紫枢三。

盛德今谁似,高名古所惭。

伤心旧宾客,望哭府潭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