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嵌荔支词(其三)

厦瓤细核竹丝笼,摘得钗头颗几丛。

谁与端明摹拓本,一编添谱海东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赤嵌荔支的采摘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通过“细核竹丝笼”这一细节,展现了采摘工具的精致与实用,同时也暗示了荔枝的珍贵与小巧。诗人接着描述了摘取荔枝的过程,“摘得钗头颗几丛”,形象地将荔枝比作钗头的装饰,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谁与端明摹拓本,一编添谱海东红。”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荔枝品质的赞美和对荔枝文化的重视。这里“端明”可能指的是高雅或精通某一领域的文人,他们或许会将荔枝的形态、色泽等特征详细记录下来,形成一种文化传承。而“一编添谱海东红”则意味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采摘,更是一次对地方特色和自然之美的记录与颂扬,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美丽与珍贵,同时融入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欣赏。

收录诗词(49)

谢金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赤嵌荔支词(其四)

红罗仙子下瑶台,斋馆春风席上回。

便与赤嵌书地产,此行端为荔支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檨(其一)

篾络筠篮到处攒,黄金青玉乱堆盘。

陂塘夏税争鱼市,园圃秋租补橘官。

投老风情甘润滑,少年趣味太辛酸。

儿家一碗蓬莱酱,待与神仙下箸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檨(其二)

呼名谬与蒜同科,吮蜜含浆到口和。

锦字旧从翻夹漈,金刀今见剖如何。

凉天晓市争坡早,斜日高林坠果多。

不与长卿忧渴病,碧盂常并地波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

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

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

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

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