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第一真岩岂浪名,高明洞达窈而深。
冠天下神仙胜境,副我生山水知音。
崖激湍流腾雪玉,灯摇石莹灿星金。
少焉月出东山上,何必蓬莱海上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水景观,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第一句“真岩岂浪名”表明了一个著名的山洞,其神秘与威严已被广为传颂。“高明洞达窈而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山洞的壮丽和深邃,不仅是外在的宏伟,更有内在的深远。
接下来的“冠天下神仙胜境,副我生山水知音”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的极高评价,将其视为天下最美、最神奇的景致,同时也是与自己心灵相通的知己。这里,“副我生山水知音”既是对自然景观的高度赞赏,也反映出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情怀。
“崖激湍流腾雪玉,灯摇石莹灿星金”一句,则通过对比和形象化的语言,更生动地展现了山水景观的壮丽。水如雪玉,光彩夺目;石洞中灯火摇曳,照出星辰般璀璨的光芒。
最后,“少焉月出东山上,何必蓬莱海上寻”表达了诗人在这等美景面前,不需要去追求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因为眼前的景致已经足够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少焉”意味着不必再有所期待或追求,月亮自东山升起,自然之美已然。
整首诗通过对山洞、水流、岩石、灯火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不详
乱石槎牙泻怒涛,满船性命等鸿毛。
莫誇好手翻成误,寄语舟人稳著篙。
水绕山堂竹映桥,偶来尘意已潜消。
最怜晓日浮波影,满壁煌煌玉电摇。
渡南渡北是长亭,沙上行人立马情。
回首若无烟树隔,只应犹望见高城。
代木收奇干,安灯创小檠。
勿誇能自照,得助益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