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大观的作品《自赞》。诗人以独特的禅意表达自我认知和修行的态度。"是境不涉,逢缘不借",意味着不执着于任何境界,也不依赖外在缘分,体现了超脱的心境。"恶人随顺,喜人凌跨",则揭示了对世间善恶无常的洞察,不论对待恶人还是好人,都能保持平等心。
"拨千圣剩语为画处山川",运用比喻,表示超越前贤智慧的语言,如同描绘山水画卷,意境深远。"笑从上发机如巾结兔马",进一步展现诗人内心的豁达与机智,笑谈间寓含深意,如同解开谜团。
"丝糁弗容留,虚空生柄把",形象地表达了不拘泥于物质束缚,追求空灵自由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只今纳败向谁,他骂不如自骂",直面自身的不足,认为接受失败并自我反省比他人指责更为重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禅宗的内省与超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