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好花未得千场醉,风雨飘零又一春。
自是劳生无暇日,芳菲何处解孤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庶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首句“好花未得千场醉”,以好花比喻美好的时光,遗憾未能尽情享受,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次句“风雨飘零又一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风雨中花朵凋零的景象,象征着诗人自身的漂泊不定和岁月无情。第三句“自是劳生无暇日”,直接点出忙碌的生活使得诗人几乎没有闲暇去欣赏美景,感叹生活的艰辛。最后一句“芳菲何处解孤人”,以“芳菲”代指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作为孤独之人的无奈,无人能共享这美好的春光,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
不详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怯雨宜晴不识愁,去随青草牧春牛。
无人古路歌兼笑,归去山花插满头。
枯笛手持无律吕,清风曲调逐时新。
数竿冬日浑无价,暖靠牛眠不教人。
晓牧侵星大暑天,昼寻芳树绿阴眠。
惜牛不使冲残日,归带黄昏饮小川。
角穿黄穗手横笳,不省人间有鬓华。
落日西风归去路,枯桑黄叶两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