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子翚的作品,名为《建康六感》。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古之情和对历史沉浮变化的深刻感悟的诗作。
开篇“开图属英睿,失国由昏愞”两句,通过对古代英明君主与国家兴衰的反思,揭示了历史的教训,即国家的存续或灭亡往往取决于统治者的智慧与德行。
接下来的“斯人异前脩,拨乱旋致乱”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事迹的怀念,同时也指出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英雄人物的出现往往带有矛盾,一方面可能拨乱反正,但另一方面又可能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轻刑下益肆,厚爵臣弥叛”则批评了统治者过于宽松法律和滥封官职,这种做法往往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臣子们的不忠。
“聪明驰万机,精苦徒宵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在复杂局势中运筹帷幄、精力透支的同情与赞赏,同时也感慨于他们辛勤付出的努力往往难以改变最终的命运。
“凤冕敬方袍,鸾旗游彼岸”则是对古代礼仪和军事威严的一种怀念,通过对衣饰和旗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荣光的向往。
“悠然弃从怀,临机复难断”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历史沉浮时的矛盾心态,一方面想要超脱世俗的纷争,但另一方面又发现自己无法完全割舍与过去的联系。
“那知千佛力,不纾一寇难”则是用佛教的修行比喻,指出即使有极高的智慧和力量,也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和困境。
“酒色覆商周,神仙荡秦汉”通过对历史上著名朝代的饮食享乐和道家神仙传说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往文明的迷醉与追忆,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时代的无可奈何。
“趋亡固多轨,荒迷卒同贯”则是指出历史上的许多灭亡和迷失,虽然每个朝代都有其特殊的情况,但最终走向衰落和迷茫的结局却惊人地相似。
最后,“微圣常鲜终,抚册三慨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于人类文明无常的感慨。通过反复翻阅史册,诗人不禁发出三种不同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情感投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力量有限的无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