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皇初平牧羊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兄弟二人在金华山中相遇的情景,却并非寻常的重逢,而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与寓意。
“兄弟参商四十春”,开篇即以“参商”这一星宿比喻兄弟之间的疏远,暗示兄弟间长期的分离与隔阂,历经四十年之久。这种比喻既形象又深刻,将兄弟关系的微妙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金华山里问斜曛”,进一步点明了地点与时间。金华山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壮丽与神秘感;而“斜曛”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相逢不是牧羊客”,转折之处,诗人笔锋一转,揭示了这次相遇的特殊性。兄弟虽相逢,但身份已非昔日牧羊人,这不仅是对人物身份的转变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境遇变迁的感慨。
“白石颟顸冷笑君”,最后两句通过兄弟间的互动,展现了人物性格与情感的复杂性。白石的冷漠与嘲笑,既是对外界变化的无奈反应,也是对彼此命运差异的讽刺,蕴含着深沉的哲理与情感的张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兄弟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以及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在艺术手法上,巧妙运用比喻、象征和对比,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