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骨笛

九皋声断楚天秋,玉顶丹砂一夕休。

杨柳肯忘枯朽恨,梅花吹尽古今愁。

魂归辽海身如蜕,曲破江城月满楼。

惆怅玉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鹤骨笛》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九皋声断楚天秋”,以鹤鸣象征高洁之志在秋日寂静中消逝,暗寓岁月流转,英雄迟暮的感慨。"玉顶丹砂一夕休"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瞬间的终结,如同美玉般的青春和才华在一夜之间凋零。

接下来,“杨柳肯忘枯朽恨,梅花吹尽古今愁”运用了杨柳和梅花的意象,前者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无奈,后者则寓言了历史长河中的哀愁。诗人借物抒怀,表达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魂归辽海身如蜕”描绘出诗人灵魂的飘渺与肉体的解脱,暗示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未知的追求。“曲破江城月满楼”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月光洒满江城,笛声穿透夜空,余音袅袅。

最后两句“惆怅玉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以“玉人”喻笛声的美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后的失落感,以及对远方扬州的思念,但又因“杳无消息”而倍增惆怅。

整体来看,《鹤骨笛》是一首借景抒情、寓言深远的诗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天灯

高挂长绳百尺馀,直飞红燄上天衢。

一包春髓蒸元气,九转灵丹炼太虚。

綵凤抱成吞日卵,赤龙衔出照天珠。

高高不受飞蛾扑,长使凡人仰面吁。

形式: 七言律诗

过紫薇庵访冯道士(其一)

道士爱幽居,年来一事无。

盆池新过雨,石上种菖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过紫薇庵访冯道士(其二)

山中华盖洞,石气冷萧萧。

不见眠云客,惟逢避雨樵。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过紫薇庵访冯道士(其三)

研珠滴露清,自点太玄经。

尽日无人到,小窗兰叶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