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风夜捲地,冻云晓黏天。
黄竹歌未终,飞霰集我前。
森罗昆山璧,零乱淮夷蠙。
缚贼悬瓠城,安得兵三千。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夜北风呼啸,清晨雪花漫天飞舞的景象。诗人以"黄竹歌未终"暗指战事未息,飞霰(小雪粒)如兵戈般纷至沓来,象征着严寒与战事的紧张。"森罗昆山璧"运用比喻,将雪景比作昆山的美玉,形容其洁白无瑕,而"零乱淮夷蠙"则暗示了战乱中的混乱与悲凉。
诗人进一步想象在这样的严寒中,敌人被捆绑在葫芦城(可能是指某个战略要地),表达了对敌人的嘲讽和对胜利的期待。然而,他感叹道"安得兵三千",表达了对兵力不足的忧虑,希望能有更多的军队来抵御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战争隐喻,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军事胜利的渴望。
不详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复帐蕤香篝,绮席罗妓围。
焉知荜门子,清哦袖鹑衣。
腊白三日寒,遽使昼掩扉。
愁思已如许,共作风絮飞。
吾无千金裘,为博曲米春。
床头腊瓮熟,漉以渊明巾。
饮少辄至醉,醉眼迷天垠。
冲寒望南巷,不见披氅人。
旧闻沙漠寒,碛卤一丈雪。
谁怜牧羝人,白首持汉节。
朝廷北顾忧,岁晚不忍说。
寄言上林雁,何事音信绝。
佛衣珠唾飞,撼树缟裙裂。
巡檐索梅笑,敧枕听竹折。
念此积雪寒,忧世心愈切。
夜分耿不寐,风灯半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