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
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
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林园举行的宴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中的人物情感和生活态度。"鬓毛垂领白,花蕊亚枝红"两句,既是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之意。"欹倒衰年废,招寻令节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求,与当下相比,感到岁月蹉跎,往昔时光难以重现。
"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则是对宴集现场的描写,诗人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积水之旁,感受着和煦的春风,这些细节都渲染出了宴集的宁静与闲适。最后两句"有喜留攀桂,无劳问转蓬"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变化的豁达态度,留住欢乐之时,不为琐事所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当前生活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超然。诗中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且富有画面感的佳作。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
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
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
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