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

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

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在西边的官署享受休息,又回到东边的故乡树林。
你的到来是为了学习郯子的学问,回去时吟唱着越人的歌谣。
骑马走在秋天的郊野上景色辽阔,船行于清晨的海域,天色阴沉。
我知道你心中怀念朝廷,即使万里之外,仍然独自怀抱壮志。

注释

西掖:皇宫西边的官署。
承休浣:享受休息。
东隅:东方,故乡。
返故林:回到故乡的树林。
郯子:古代的儒家学者。
学:学问。
越人:越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吟:吟唱。
马上:骑在马上。
秋郊:秋天的郊野。
远:辽阔。
舟中:在船上。
曙海:清晨的海洋。
阴:阴沉。
怀:怀念。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象征朝廷。
独摇心:独自怀抱壮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之情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西掖承休浣,东隅返故林”两句,通过对地理方位的描述,设置了一种离别与归来的氛围。"西掖"和"东隅"指代不同方向的归途,"承"和"返"则分别表达了依从与回归的情感。

接着,“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两句,通过对“郯子学”和“越人吟”的提及,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还暗示着出发地与目的地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怀念。

"马上秋郊远,舟中曙海阴"两句,则通过对乘坐方式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广阔的空间感。"秋郊"与"曙海"分别勾勒出陆地与水上两种不同的行进情境,增添了一份旅行的艰辛和寂寞。

最后,“知君怀魏阙,万里独摇心”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魏阙"作为古代边塞之地的象征,增添了一份遥远而又坚定的情感色彩。而“万里独摇心”则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了高潮,表达了一种跨越千山万水依然难以忘怀的情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广阔的世界观。

收录诗词(1)

赵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赵晔。祖先是天水人。父赵敬先,官殿中侍御史。性孝悌,善写文章,《唐摭言》称他“才美行纯”,与殷寅、颜真卿、柳芳、陆据、邵轸友好。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同榜有萧颖士、李华,又连擢科第,补太子正字,累授大理评事。后贬北阳尉。当时河东采访使韦陟很看重他,聘为宾僚。安禄山攻陷陈留时,投降安军。乾元年间,因罪再贬晋江尉。官至秘书少监。建中四年(783年)冬,爆发泾原兵变,逃匿于山谷中,不久卒。追赠华州刺史。有子赵宗儒

  • 字:云卿
  • 籍贯:唐朝邓州穰(河南南阳)
  • 生卒年:?-783年

相关古诗词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圣主今司契,神功格上玄。

岂唯求傅野,更有叶钧天。

审梦西山下,焚香北阙前。

道光尊圣日,福应集灵年。

咫尺真容近,巍峨大象悬。

觞从百寮献,形为万方传。

声教唯皇矣,英威固邈然。

惭无美周颂,徒上祝尧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戏赠

砌下梧桐叶正齐,花繁雨后压枝低。

报道不须鸦鸟乱,他家自有凤凰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纤指

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

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满甲染猩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柳眉

弯弯柳叶愁边戏,湛湛菱花照处频。

妩媚不烦螺子黛,春山画出自精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