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鸦(其七)

归鸟呜呜傍晚回,暮林萧瑟自徘徊。

孤飞觅伴声偏急,缓调无腔意更哀。

秦女停梭无限恨,何郎困狱可怜才。

夜阑似谱乌栖曲,月白星稀冷画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归鸦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首句“归鸟呜呜傍晚回”,开篇即点明主题,归鸟在傍晚时分的鸣叫,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预示着一天的结束。接着,“暮林萧瑟自徘徊”一句,通过描写暮色中树林的寂静与萧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孤飞觅伴声偏急,缓调无腔意更哀”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归鸦的行动与心理。孤鸟在寻找同伴的过程中,叫声显得更加急切,而当它试图调整声音时,却因内心的哀愁而显得无力,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孤独与渴望团聚的情感。

接下来,“秦女停梭无限恨,何郎困狱可怜才”两句,运用典故,将归鸦的处境与古代女子和文人的命运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秦女与何郎的故事,分别代表了女性的无奈与文人的才华被埋没,通过这样的类比,使得归鸦的形象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复杂。

最后,“夜阑似谱乌栖曲,月白星稀冷画台”两句,以夜深人静的场景作为背景,将归鸦的歌声比作乌栖曲,形象地描绘了归鸦在月光下歌唱的情景。月白星稀的夜晚,画台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孤独与哀愁,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美感。

综上所述,这首《归鸦(其七)》通过生动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归鸦在傍晚时分的孤独与渴望,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人类情感与命运,是一首富有深意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归鸦(其八)

拟将秃笔露槎枒,一扫寒林百只鸦。

哑哑悲声凄月色,苍苍疏影缀霜花。

横铺乱簇难成字,冷水孤村着处家。

枝重露浓清夜永,渐看檐角起朝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读史述(其一)侯生

翩翩信陵君,夷门拔奇士。

白手搏强秦,缓急莫堪使。

一策虎符飞,再策铁锤起。

杀气入邯郸,秦军无坚垒。

此时夷门客,长笑送公子。

头颅留谢人,事完身足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读史述(其二)蔺相如

秦王会渑池,邯郸出孤注。

帐下千熊罴,笙筝乱如雨。

提瑟藐万乘,耽耽视毚兔。

一夫瞋目呼,虓虎不敢怒。

残丝奏杀声,雪锋交五步。

昔年柱前血,今日堪相污。

壮哉蔺夫子,千载有馀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读史述(其三)鲁仲连

鄙夫争一身,身外匪所计。

有如魏帝秦,何与鲁连事。

先生独倜傥,慷慨决大义。

五岳倒地轻,沧海连天沸。

吐舌如吐刀,锋锋着人厉。

白日走秦兵,先生天下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