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归舟咏蝉

寒蝉乍咽,桥外停兰楫。一带江村残雨歇。

听到五更欲断,淡月萧疏又秋色。

这时节,梦儿乍成得。橹声苦、响偏急。

记乌衣巷柳曾相识。

捲起孤蓬,迢迢往事,一树无情自碧。

形式: 词牌: 淡黄柳

鉴赏

这首《淡黄柳·归舟咏蝉》由清代诗人沈湘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归舟、蝉鸣江边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开篇“寒蝉乍咽”,以寒蝉的低吟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桥外停兰楫”描绘了归舟在桥边停泊的情景,暗示了主人公的归家之旅。接下来的“一带江村残雨歇”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雨后的清新,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之美。

“听到五更欲断,淡月萧疏又秋色。”这两句将时间推进至深夜,月色微淡,秋意渐浓,蝉鸣与月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凄美又略带悲凉的意境。这里的“淡月萧疏”不仅描绘了月色的朦胧与稀疏,也暗含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这时节,梦儿乍成得。”这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相连接,表达了主人公在归途中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思考。接着“橹声苦、响偏急”通过橹声的急促与苦涩,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

最后,“记乌衣巷柳曾相识。捲起孤蓬,迢迢往事,一树无情自碧。”这几句通过回忆乌衣巷的柳树,以及孤舟在波涛中航行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柳树的“无情自碧”更是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词以蝉鸣为线索,串联起了归舟之旅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

沈湘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氏婢。工词。有《峡水馀音》

  • 字:绮琴
  • 籍贯:江苏江阴

相关古诗词

望梅花.午日

记得儿时闺阁,亲剪虎符贴著。

佳节徒然增感触,不减江潭放逐。

弃妇孤臣同一哭,命有彩丝难续。

形式: 词牌: 望梅花

解语花.吊齐女

晴岚窈窕,绣岭周遮,一带残阳浅。荒坟草掩。

行楸外、不见吴宫人面。鸟啼花晚。

抛残了、画裙罗扇。秋到也,凋尽白杨,未觉悲风减。

孤魄羁留谁管。算嫁女和戎,琵琶合传。一声低唤。

滴椒酒、顿首深深拜奠。邮亭旅馆。

料死后、芳魂同怨。只他年,寒食清明,谁把湘云唁。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高阳台.倚自题原调.见顾翎《绿梅影楼词存.题词》

玉琯吹春,浓云隔雪,暗香初傍霜毫。

如此幽栖,轻颦底上眉梢。

琅玕待刻珍珠字,怕冰姿、著意难描。

映疏寮,笺展红霞,袖展青绡。

江南芳讯今何似,镇蛮烟蜒雨,愁倚琼箫。

梦绕江村,一枝细认溪桥。

何时真向图中坐,倩长娥、诗句重敲。

漫魂销,亚字阑低,心字香焦。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临江仙

草草妆台梳裹了,曲栏杆外凝眸。

年光荏苒又深秋。一番风似剪,两度月如钩。

病里高堂频嘱付,而今莫更多愁。

当时检点也应休。从新来眼底,依旧上眉头。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