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乡(其一)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形式: 词牌: 思帝乡

翻译

如云发髻飘坠,凤钗在耳边低垂,浑身无力慵懒地斜倚在枕上。
残月西落,翡翠绣屏昏暗,更漏声依依倾诉,说尽人间天上事,相思深情只有相爱人心知。

注释

云髻:高耸的发髻,形容头发蓬松如云。
坠:一作堕。
凤钗:一种妇女的首饰,钗头作凤形,故名。
枕函: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
即枕匣,古代枕头或以木制,中空如匣,故称枕匣。
唐人习用语。
欹,倚也,斜依、斜靠,歪斜。
翡翠屏:以翡翠玉石等嵌饰的屏风。
一种深绿色的屏风,又可依律省作“翠屏”,词意更为显明。
依依:留恋不舍。
漏依依:漏声迟缓,形容时间过得慢。
谓漏刻缓慢。
人间天上:喻范围广阔也 。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谓盟誓深广,两心共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思帝乡》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怀念。

“云髻坠,凤钗垂。”开篇两句描绘了一位佳人的装饰,云似髻发高耸,凤形钗珊垂挂,但这些华美之物此刻却显得无力,似乎在诉说着主人公内心的萧索与悲凉。

“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诗人通过对饰物状态的描写,隐喻了自己内心的不快与无奈。髻钗等饰物通常象征着女性的美好与活力,但此刻却显得无力,反映出主人公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深。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随后的两句转而描绘夜深人静之景。翡翠屏指的是精致的窗棂,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房中,漏刻声响起,一种孤寂与哀愁油然而生。

“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写了诗人的情感。尽管无法将所有的思念都诉说出来,但诗人相信,那些深藏在心中的思乡之情,无论是人间还是天上的神灵,都能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哀愁和怀旧色彩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思帝乡(其二)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形式: 词牌: 思帝乡

浣溪沙(其一)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

欲上鞦韆四体慵,拟交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三)

惆怅梦馀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红纱,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