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其四)

阔展食前一丈方,羔儿酿酒鹅儿黄。

千里莼羹紫丝长,乳肫丰贮琉璃凉。

䓑齑豆粥得并尝,尊前何用绿珠娘。

貊炙羌煮庖厨忙,碗面浓封龙脑香。

鲁卫勾吴莫誇乡,南北两烹慰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宽大的餐桌铺开一丈见方,羔羊美酒鹅肉金黄。
千里之外的莼菜汤紫气缭绕,乳猪满满装在琉璃器皿冷藏。
葱酱豆粥与美食共享,杯中美酒无需绿珠美女陪伴。
厨师们忙碌着烤貊肉和煮羌肴,碗中的菜肴香气扑鼻,龙脑香四溢。
不论鲁地吴地的烹饪技艺,还是南北方的佳肴,都足以慰藉我们的肠胃。

注释

阔展:宽敞的餐桌。
食前:餐前。
羔儿:小羊羔。
酿酒:酿成美酒。
鹅儿黄:鹅肉色泽金黄。
千里:遥远的地方。
莼羹:莼菜汤。
紫丝长:汤色如丝般长。
乳肫:乳猪。
琉璃凉:用琉璃器皿冷藏。
䓑齑:葱酱。
豆粥:豆粥。
绿珠娘:美女绿珠,代指美酒。
貊炙:貊肉烧烤。
羌煮:羌肉煮食。
龙脑香:珍贵的香料。
鲁卫勾吴:泛指各地。
誇乡:夸耀家乡烹饪。
南北两烹:南北各地的烹饪风格。
慰中肠:安慰肠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卫卿叔之间的美食交流,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展现了丰富的饮食文化。首句“阔展食前一丈方”形象地写出宴席的宽敞,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接着,“羔儿酿酒鹅儿黄”点出美酒与鲜嫩的鹅肉,令人垂涎欲滴。

“千里莼羹紫丝长”一句,借用“千里莼羹”的典故,形容羹汤的美味和精致,紫丝长可能是指羹中的配料如紫菜等,增添了色彩和口感。接下来,“乳肫丰贮琉璃凉”则强调了乳猪和肫肝的鲜美,且用琉璃形容器盛放,显得清凉可口。

“䓑齑豆粥得并尝”中的䓑齑(葱花)和豆粥,是朴素而健康的搭配,与前面的奢华菜肴形成对比,展现出饮食的多样性和层次感。诗人感慨“尊前何用绿珠娘”,意指眼前的美食足以满足,无需再寻求其他艳丽的陪伴。

“貊炙羌煮庖厨忙”描绘了厨师们忙碌的身影,烘托出宴会的热闹气氛。“碗面浓封龙脑香”则进一步强调食物的香气扑鼻,龙脑香的加入更显其珍贵和诱人。

最后两句“鲁卫勾吴莫誇乡,南北两烹慰中肠”表达了对各地烹饪技艺的赞赏,认为无论是鲁菜、卫菜、勾吴等地的风味,还是南北交融的烹饪,都能满足诗人的味蕾,抚慰他的心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饮食为媒介,不仅展示了美食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文化的欣赏。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其六)

金杯制宅初奠方,夏木阴阴啭鹂黄。

紫丝步障百里长,鱼轩象服池阁凉。

笙歌嘈杂闻未尝,何止一曲杜韦娘。

珠屦玳簪迎送忙,罗帏绣幕围风香。

须臾料理龙阳乡,木奴千头可充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其十)

玉轪华芝今省方,西风索索吹伞黄。

汴京宫阙秋草长,望风屑涕心凄凉。

袭粲用命嗟何尝,义军谁是竹园娘。

黠羌何事追奔忙,大似浓薰返魂香。

清跸何时还都乡,中兴慰我九回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其七)

灵芽胯底棋局方,茗碗班班金粟黄。

食罢煮香消日长,莫遣姜盐资胃凉。

廪君所嫉裴不尝,谁是纤纤捧碗娘。

识取真腴那得忙,不是沙溪不入香。

可须臾醉无何乡,甘脆肥浓能腐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卫卿叔自青旸寄诗一卷以饮酒果核殽味烹茶斋戒清修伤时等为题皆纪一时之事凡十七首为报(其三)

席中珍核来异方,乌椑正绿金枨黄。

大谷消梨紫蒂长,蒲萄马乳堆西凉。

深秋杨梅有何尝,罗浮定逢何二娘。

洞庭霜橘苞苴忙,吴姬手擘三日香。

可怜犹子留他乡,终日忍饥如龟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