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纾的作品,名为《让皇帝庙乐章·送神》。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写于祭祀活动结束后,送别神灵的诗句。
“奠献已事,昏昕载分。”奠献是指祭祀仪式中的上供品给神灵的行为,已经完成;昏昕指的是日夜更迭,时间流逝不息,这里用来形容祭祀活动的结束。
“风摇雨散,灵卫絪缊。”这里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风吹雨散象征着祭祀后的天气变化。同时,“灵卫”指的是神灵的守护者,而“絪缊”则形容他们如同丝线一般细腻、紧密。
“龙驾帝服,已腾五云。”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常用来象征皇权和威严。这里的“龙驾帝服”表明神灵乘坐着皇家的车辇,穿着庄重的帝王服饰。随后,“已腾五云”则形容神灵已经升腾到高耸的云层之中。
“泮宫复閟,寂寞无闻。”“泮宫”通常指的是祭祀用的庙宇或宫殿,这里“复閟”意味着庙宇再次关闭。接着,“寂寞无闻”形容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孤独和沉默的氛围,因为神灵已经离去,人间的声音也随之减少。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景象描写,以及对神灵升腾和庙宇关闭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