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熟杂咏.天门山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形式: 古风

翻译

它高高超出江面之上,两座山峰相对而立。
岸边松树的色彩映照着寒冷,石头上溅起的浪花破碎纷飞。
山峰高低错落伸向远方天边,如在晴朗云霞之外若隐若现。
夕阳下,小船渐行渐远,回头望去,只见青色的雾霭沉沉笼罩。

注释

迥出:高高超出。
江水:江面。
双峰:两座山峰。
岸映:岸边映照。
松色:松树的颜色。
寒:寒冷。
石分:石头分开。
浪花碎:浪花破碎。
参差:高低错落。
远天际:远方天边。
缥缈:若隐若现。
落日:夕阳。
舟去:小船离去。
沈青霭:沉入青色雾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江水之上,两座山峰面对而立,给人以雄伟开阔的感觉。接下来的"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则从细部描写入手,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岸边,那里的松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苍翠,而江水拍打着岩石,激起层层浪花,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力。

诗人随后笔锋一转,"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山峰在遥远的地方逐渐消失于天际,而那缥缈的云霞,则似乎连着那无法触及的远方,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最后两句"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则描绘了时间流转和空间移动。夕阳西下,舟船渐行渐远,而诗人在回望之时,那沉甸甸的青霭(可能指山色或天色)却留给他无尽的怀念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艺术夸张。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此外,这种将静态与动态结合起来的创作手法,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

收录诗词(9)

李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姑熟杂咏.牛渚矶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姑熟杂咏.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伏鍊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松萝蔽幽洞,桃杏深隐处。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形式: 古风

姑熟杂咏.姑熟溪

爱此溪水闲,乘流兴无极。

击楫怕鸥惊,垂竿待鱼食。

波翻晓霞影,岸叠春山色。

何处浣纱人,红颜未相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姑熟杂咏.凌歊台

旷望登古台,台高极人目。

叠嶂列远空,闲花杂平陆。

白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

欲览碑上文,苔侵岂堪读。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