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瓯楼在碧江隈,楼下江声寂寞回。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击瓯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首句“击瓯楼在碧江隈”,以“击瓯”二字开篇,暗示了楼阁与音乐的联系,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接着,“在碧江隈”则将视线引向了那碧波荡漾的江水边,点明了地点,同时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自然之美。

次句“楼下江声寂寞回”,将视觉转向听觉,通过“江声”的描述,展现了江水流动的声音,仿佛在楼下的碧江中回响,既生动又富有韵律感。这里的“寂寞”二字,不仅指声音的孤寂,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或许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或是对当前境遇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之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巧妙地将楼、江、声三个元素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富有意境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能够感受到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

杨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二)

闻说巴南无一事,助人清思有江山。

形式: 押[删]韵

题张母陈太恭人八十一冥寿

庄叟戏作齐物论,彭夭殇寿滋疑问。

由来有质难久存,修短畴能分尺寸。

世俗纷纷重引年,寿母先传鲁颂篇。

舞綵介眉争继起,驻颜孰是大罗仙。

吾谓阴阳同一理,山丘华屋难异视。

事亡如存孝子心,岂必古来真无死。

张君五云今达者,手捧桃觞称庆下。

祝哽祝噎似生前,一曲南陔春无价。

忆昔封翁弃养时,簉室霜寒鬓未丝。

画荻自传义方教,文苑循吏有初基。

自古艳传三不朽,没世无称圣所丑。

死而犹有不死存,便是人间最上寿。

君不见孟母三迁子学成,千秋庙享尚馀荣。

恒河沙数巾帼在,身后谁复识姓名。

形式: 古风

堤上归(其二)

片云筛雨过横塘,衬断蘋风作晚凉。

意快短檠推不照,柳边听月对啼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剑浦思归(其二)

古柳枝头啼暮鸦,清明时候又天涯。

故园桃李凭君问,老却春风几度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