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侍郎(其二)

渺渺康湖水,峨峨蜀野山。

是翁元不死,蜕骨此中间。

草木券台绿,莓苔翁仲斑。

白云伤北望,清泪更潸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康湖的水面宽广无边,蜀地的山峦高大雄伟。
这位老人似乎永生不老,在这山水之间化身为骨。
草木覆盖的祭坛一片翠绿,翁仲(石像)上长满了青苔,斑驳陆离。
望着北方的白云,他心中满是伤感,清泪忍不住滑落。

注释

渺渺:形容湖面广阔无际。
康湖:地名,可能指某个湖泊。
峨峨:形容山势高耸。
蜀野:蜀地的野外,这里指四川地区。
是翁:指那位老人。
蜕骨:比喻变化或转化成另一种形态。
券台:祭坛或平台。
莓苔:青苔,一种植物。
翁仲:古代的一种石像,常用于陵墓前。
北望:向北看。
潸潸:流泪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的怀念之情。"渺渺康湖水,峨峨蜀野山"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开篇,表达了对遥远地方的眷恋之情。"是翁元不死,蜕骨此中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故人遗迹的留恋之心。

"草木券台绿,莓苔翁仲斑"两句写景,生动地描绘了荒废的台榭被野草覆盖的情状,增添了一份岁月沧桑的感慨。最后两句"白云伤北望,清泪更潸潸"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远方故土时的哀思和落泪,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种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的乡愁和对逝去之事的无尽追忆。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挽何南坡(其二)

少公禀气后三年,易箦翻居三日先。

学数弟兄犹间有,寿随父母独谁全。

悲哉易感精神往,造化难凭祸福迁。

应恨南山人远去,从今独卧北山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挽何南坡(其一)

刻苦工夫真实心,一言体用已全陈。

圣贤断续三千载,伯仲渐摩八十春。

保护斯文勤且让,作成吾党敬而亲。

我来不复瞻耆德,流水苍烟迹已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何南坡(其三)

篱落纵横一径分,平生杖屦几登临。

某山某水机缄露,彼室彼庐精分深。

检校旧规心欲折,摩挲新志泪难禁。

素车白马人归后,鹤唳猿啼总些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挽张佛子(其二)

陟屺虽频莫慰心,见公犹幸母如存。

东山何事遽陈迹,西路如今又断魂。

柳翣忽临新冢道,林花空满旧时园。

一衿和气归何处,化作功名遗子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