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二)隐湖戏作

客来底事逢迎晚。竹里鸣禽寻未见。

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

多方为渴寻泉遍。何日成阴松种满。

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烦鱼鸟倦。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玉楼春·其二》。诗人以轻松戏谑的笔调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画面。首句"客来底事逢迎晚",写客人来访时已近傍晚,流露出主人对访客的些许意外和怠慢,暗示了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次句"竹里鸣禽寻未见",通过竹林中的鸟鸣声,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日高犹苦圣贤中",诗人自嘲说自己即使在白天闲暇时,仍沉浸在圣贤的典籍之中,表现了他的学术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门外谁酣蛮触战"则借门外的想象场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淡然态度。

"多方为渴寻泉遍",诗人为了寻找清泉解渴,不惜四处探寻,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何日成阴松种满"则表达了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希望能在隐居之地种满松树,寓意着岁月静好,志趣高洁。

最后两句"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烦鱼鸟倦",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常伴山水,与鱼鸟为友,但又担心频繁的打扰会让这些自然生物感到疲惫。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也流露出他的谦逊和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展现了辛弃疾的隐逸生活理想,以及他对学问、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五)效白乐天体

少年才把笙歌盏角戋。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六)用韵答子似

君如九酝台黏?。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浑未达。

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何异捣齑餐杵铁。

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入鼠穴。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