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画面。"三三两两谁家女"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村姑们结伴而行的情景,她们在鸟儿的鸣叫声中闲聊,显得宁静而和谐。"提壶沽酒已多时"暗示了她们可能在准备庆祝或聚会,时间已经不早,"婆饼焦时须早去"提醒她们注意火候,不要耽误了归程。

接着,诗人通过"醉中忘却来时路"展现了她们在欢饮中的轻松与忘我,甚至在醉意中迷失方向。为了寻找回家的路,她们向路人打听,"借问行人家住处",显示出淳朴的人情味。最后两句"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则给出具体的行进路线,透露出她们对家乡熟悉而亲切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和人情味,体现了辛弃疾作品中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浑未达。

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何异捣齑餐杵铁。

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入鼠穴。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三)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三)再和

人间反覆成云雨。凫雁江湖来又去。

十千一斗饮中仙,一百八盘天上路。

旧时枫叶吴江句。今日锦囊无著处。

看封关外水云侯,剩按山中诗酒部。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客有游山者,忘携具,以词来索酒,用韵以答。时余有事不往

山行日日妨风雨。风雨晴时君不去。

墙头尘满短辕车,门外人行芳草路。

南城东野应联句。好记琅玕题字处。

也应竹里著行厨,已向瓮头防吏部。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