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宗伯牧斋

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

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

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

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钱宗伯(钱牧斋)的深厚情感和对其逝世的哀悼。诗人黄宗羲在诗中回顾了与钱宗伯长达五十年的深厚友谊,感叹这种友情的传承问题,以及两人之间的亲密交流和承诺。诗中提到的“红豆”、“月路”、“美人”和“筝弦”,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用来描绘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音乐艺术的共鸣。

“四海宗盟五十年,心期末后与谁传。” 开篇即点明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历时之久,同时也提出了对友情传承的忧虑。接下来,“凭裀引烛烧残话,嘱笔完文抵债钱。” 描述了两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对话和遗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间的信任。

“红豆俄飘迷月路,美人欲绝指筝弦。” 这两句通过“红豆”和“美人”的意象,以及“月路”和“筝弦”的描绘,展现了两人之间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和怀念。

“平生知己谁人是?能不为公一泫然。”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钱宗伯作为一生知己的深切怀念,以及因失去这样一位挚友而产生的悲伤情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黄宗羲对钱宗伯深厚友情的追忆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知识分子间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40)

黄宗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一字德冰,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字:太冲
  • 号:南雷
  • 籍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
  • 生卒年: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拂水岩

岩水无停响,飞流洒半空。

霏微忽下上,萦拂渐西东。

晴昼看珠雨,清秋散玉虹。

传闻雁宕胜,奇绝想应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钱牧斋招饮池亭

绛云楼外凿山池,剪烛春宵念夕时。

鼎甲高题神庙榜,先朝列刻党人碑。

邵侯无奈称瓜叟,沈令何言答妓师。

大节当年轻错过,闲中提说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湖桥

春风两岸吹荆杞,压浪石梁跨湖水。

当日开平龙战起,一片琉璃浸山趾。

土人不识战争功,但到中秋看月起。

桥弯似月月正中,影落桥中月累累。

千古英雄安在哉,人生几度来看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秋日虞山

雇直肩舆游兴浓,一重一掩荡心胸。

才穿常建空潭影,又踏夫差试剑峰。

北海东湖如夹涧,随山拂水总朝宗。

下来云气生衣袂,爱听松涛杖已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