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夜读书有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志向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首句“王公昔壮年,已作衰翁叹”,以历史上的王公贵族年轻时的壮志豪情与年老后的感叹形成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接着,“古来多志士,念此不能旦”进一步强调了志士们面对岁月的无奈与感慨。
“嗟余何为者,忽忽甘寝饭”则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心境,感叹自己在忙碌与平淡中度过时光,似乎失去了追求与激情。“故书翻手忘,神情日疏散”描述了记忆力衰退、精神状态逐渐消散的衰老现象。
“前途虽绵邈,初心如可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坚持,即使道路漫长,也要坚守最初的信念。“云何十年外,低徊犹有惮”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忧虑,即使过了十年,内心的犹豫与恐惧仍然存在。
最后,“蟋蟀鸣我阶,秋风岁将宴”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借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终会到来的终结。“日月岂待人,及今当自谏”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总结与劝诫,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及时反省与改正。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衰老、未来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