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争汉口渡,日落阳台坂。
鼓吹隔岸闻,楼观排云见。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潘大临在大别山登高远眺的景象。首句"人争汉口渡"写出了繁忙的渡口,人们匆忙过江的情景,展现出江边的热闹与活力。次句"日落阳台坂"则转而描绘夕阳西下时分,山头的阳台坂上,余晖映照的壮丽景色。
"鼓吹隔岸闻"进一步描绘了远处传来的声音,可能是庆祝或仪式中的鼓乐,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和动态氛围。最后两句"楼观排云见"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山上的楼阁直入云霄,显得巍峨壮观,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别山的雄伟风光以及渡口的世俗生活,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不详
一字君孚,潘鲠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善诗文,又工书,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
归自江南即定居,漫劳亲友问何如。
刚肠肯为藜羹转,病骨聊凭竹杖扶。
南圃土腴千树橘,东湖春水百金鱼。
明年生计应堪说,待倩君侯买异书。
我到淮南几见春,一身蓑笠蔽烟雨。
桃花林里有人家,疑是柯山最深处。
成阴众木与天参,日暮风雨地轴翻。
曾向庐山问行李,石门西路接僧垣。
云蒙山头雪翻空,飞鸟绕树困号风。
关山淮水失微路,酒炉曾借衰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