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怨.春夜

杨柳风斜。黄昏人静,睡稳栖鸦。

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红楼不闭窗纱。

被一缕、春痕暗遮。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鉴赏

这首《早春怨·春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春夜图景。开篇“杨柳风斜”,以杨柳随风摇曳的形象,渲染出一种轻柔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黄昏人静,睡稳栖鸦”两句,通过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鸦鸟安稳的栖息,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宁静与安详。

“短烛烧残,长更坐尽,小篆添些”则细腻地描绘了室内的情景,蜡烛燃尽,更漏滴尽,篆香袅袅,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夜深人静的意境。这种对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红楼不闭窗纱”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红楼中未闭的窗纱,仿佛是春夜中的一丝温暖与期待,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憧憬。

“被一缕、春痕暗遮”中的“春痕”,既指春天的气息,也暗含着春夜的痕迹,这缕春痕如同轻纱般覆盖,既美丽又稍显朦胧,给人以无限遐想。

“淡淡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淡淡的烟雾、溶溶的月光、梨花的洁白,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月光洒在梨花上,不仅照亮了院子,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使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早春怨·春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次湘佩鹊

春阴乍合云偏散。幽窗更觉愁人倦。辜负看花天。

黄尘杂柳烟。三分春正好。弱絮黏芳草。

难熨小眉痕。相怜镜里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海棠倦倚东风重。梨花共结同心梦。阶下自徘徊。

苔侵金缕鞋。春光深几许。共坐花前语。

风动柳毵毵。花酣酒亦酣。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金缕曲.题吴淑芳夫人霜柏慈筠图

妙手传神似。画图中、雍雍肃肃,端方容止。

自是君身有仙骨,福慧双修如此。

堪称得、扫眉才子。

先世延陵遵古训,守诗书礼乐司中馈。

甘淡泊,厌罗绮。虚堂把卷双鬟侍。

对芳塘、一泓澄碧,轻阴满地。

此际身心清凉甚,兀坐嗒然隐几。

数十载、辛勤非易。

霜柏慈筠同苦节,感仙人降笔分明示。

传佳话,重乡里。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虞美人.雨中答湘佩

秋来比似春时瘦。空度如年昼。喓喓虫语报西风。

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经旬霪雨难寻胜。

积水连花径。苔痕草色映罗襟。

时有竹梢相触、似鸣琴。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