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回投超化寺二首(其一)

精蓝三日饱溪毛,俗累纷纷觉可逃。

探水寻源通月冷,披榛得路接云高。

山围故垒怀千古,河转孤岩激怒涛。

回首烟霞应笑我,人间官职倍徒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龙门后返回超化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首联“精蓝三日饱溪毛,俗累纷纷觉可逃”中,“精蓝”指的是寺庙,这里指超化寺。“溪毛”即溪边生长的草木,诗人连续三天饱览溪边景色,仿佛摆脱了世俗的烦恼。“俗累纷纷”则表达了世俗的束缚与压力,诗人通过亲近自然找到了心灵的解脱。

颔联“探水寻源通月冷,披榛得路接云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深入探索的过程。他探寻水源,感受月光的清冷;穿越荆棘,找到通往高处的道路。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也暗示了他在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旅程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颈联“山围故垒怀千古,河转孤岩激怒涛”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诗人站在古老的堡垒旁,遥想千年的历史沧桑;面对奔腾的河水与孤岩上的激流,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力量。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壮丽景象的赞叹。

尾联“回首烟霞应笑我,人间官职倍徒劳”是诗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他回头望向烟霞缭绕的山水,似乎在嘲笑自己过去追求的官职生活,认为那些努力在人间的职位上奋斗,实际上都是徒劳无功的。这一联揭示了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的智慧与觉醒,认识到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亲近,而非外在的名利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14)

李晏(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熙宗皇统六年进士。调岳阳丞。世宗即位,召为翰林直学士、迁侍讲学士,兼御史中丞,奏免二税户为良者六百余人。官终昭义军节度使。卒谥文简

  • 字:致美
  • 籍贯:金泽州高平
  • 生卒年:1123—1197

相关古诗词

游龙门回投超化寺二首(其二)

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

冷壑泉初动,春岩气欲浮。

竹藏深崦寺,人渡晚行舟。

始觉山风急,归鞍不自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潞州形胜

东迎壶口叠群山,吞吐岚光紫翠间。

削玉远排圭首锐,晕痕轻拂黛眉弯。

五龙飞去松杉老,万井喧嚣日月閒。

游客乍醒尘土眼,仙扃谁指扣玄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白岩山(其一)

只有山光无水声,我疑神物固岩扃。

如何凿得飞泉出,当为山僧叱六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白岩山(其二)

山寺寻春春已归,紫梅犹有折残枝。

老僧兀坐如枯木,花谢花开总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