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歉感怀(其二)

井灶依稀在,妻孥转徙遥。

人生贱于草,米价长如潮。

良吏怜糠饼,空田少麦苗。

微闻两黄鹄,新唱复陂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首句“井灶依稀在”暗示家园虽破败,但仍有生活痕迹留存;“妻孥转徙遥”则表达了家人因饥荒而被迫远离家乡的困境。接下来,“人生贱于草”运用比喻,揭示出人在贫困中的卑微,与“米价长如潮”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写出物价飞涨的严峻形势。

诗人感慨良吏对百姓的同情,他们只能以糠饼度日,而“空田少麦苗”则反映出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最后两句“微闻两黄鹄,新唱复陂谣”,通过隐约听到黄鹄(鸟名,象征高洁)的歌声,以及它们所唱的陂谣(民间歌谣),寄寓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了清代社会的贫瘠与动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收录诗词(39)

吴振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歉感怀(其三)

萧瑟苕溪上,惊危狴户余。

已宽沈命法,愿读活民书。

呼吁情原迫,仓皇计亦疏。

仰怀虞内史,私米恤穷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岁歉感怀(其四)

岂用封椿积,惟忧郡国荒。

况通西极马,早射北星狼。

使节巡行远,畺臣赈恤详。

古来无旱潦,何以见尧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风雨伤稼民多流亡既请缓征复率诸吏富人输白金二十余万两益以官钱立法分赈冬及春凡五阅月麦熟乃止因为数诗识痛定思痛之意(其一)

政阙阴阳沴,扪心疚在奈。

淹作嗟水潦,补救费踌躇。

国算金钱重,村人廪廥虚。

七亡还七死,流涕鲍宣书。

形式: 古风

风雨伤稼民多流亡既请缓征复率诸吏富人输白金二十余万两益以官钱立法分赈冬及春凡五阅月麦熟乃止因为数诗识痛定思痛之意(其二)

初喜秋禾盛,饔飧庶疗饥。

奇灾坐风雨,下户遂流离。

才劣迂筹策,权轻失便宜。

一官容窃禄,无乃愧疮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