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寄珉笛与宇文舍人》。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调高银字声还侧”,这里的“银字”指的是玉制的笛子,其声音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声还侧”则描绘出音乐在空中回旋,给人以飘逸出尘之感。
“物比柯亭韵校奇”,诗人通过“物比柯亭”的意象来形容宇文舍人的笛子声音之美妙。这里的“柯亭”是一种古代乐器,声音清脆高亢。“韵校奇”则表达了这种声音的独特与奇妙,是对宇文舍人吹奏技艺的一种赞誉。
“寄与玉人天上去”,诗人想象着将这支笛子送给天上的仙女,让她在天界中演奏,显然是对此物极高的评价,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永恒和超凡脱俗的一种向往。
“桓将军见不教吹”,这里提到的“桓将军”可能是一位武将或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诗中表达的是,即使是这位威严的将军,在面对如此美妙的音乐时,也会放下手中的兵器,不再指挥,只是静静地聆听。这一句强调了音乐的力量和感染力,它能够让人忘却一切,沉醉其中。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杜牧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而且通过对宇文舍人笛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视。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松寺曾同一鹤栖,夜深台殿月高低。
何人为倚东楼柱,正是千山雪涨溪。
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文字波中去不还,物情初与是非闲。
时名竟是无端事,羞对灵山道爱山。
眼看云鹤不相随,何况尘中事作为。
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