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短短檐楹小小亭,先生家住绿杨阴。
轩前乐意青山色,桥上行人流水心。
半醉半醒时自舞,独行独坐更微吟。
青鸾有约孤云外,立尽阑干到夜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居住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短短檐楹小小亭”便勾勒出一处幽静的山居环境,而“先生家住绿杨阴”则透露出诗人对此种生活的羡慕。
“轩前乐意青山色”表明主人公在轩辕之下,享受着青山所带来的愉悦心情。青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桥上行人流水心”则描写了诗人在桥上行走时,感受到的心灵与流水相通,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
“半醉半醒时自舞”和“独行独坐更微吟”两个句子共同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情境。诗人在山中生活,不受世俗羁绊,甚至于酒醉之际也能自在地舞动,更是在独处时细声吟咏。
“青鸾有约孤云外”则是对远离尘嚣、与神秘力量相连的隐喻。诗人在山中生活,不仅与自然和谐相处,还似乎与超然于世的力量有着某种联系。而“立尽阑干到夜深”则表明诗人的这种境界是长久且深远的,直至夜色浓重也不愿意打破。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哲思的佳作。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剩得閒身镇自怜,更怜閒占此山泉。
满阶碧草客稀到,半榻白云人对眠。
窗影枝摇知雀踏,壁痕苔湿认蜗涎。
日长静看辛夷树,落尽閒花忘宿缘。
世事谁家屋上乌,重来犹认旧西湖。
风帘隔岸自高下,烟寺前山半有无。
野水菰蒲飞属玉,夕阳栏槛唤提壶。
十年不记梅花梦,试向孤山问老逋。
自怜恶石狠难鞭,归去渔樵结老缘。
野鹤分无轩上禄,醯鸡粗足瓮中天。
病来摩诘非真佛,睡去希夷已半仙。
僻好自耽如嗜酒,醉乡休与醒人传。
玉节星轺御史冠,邦人多少路旁观。
半空寒月千峰榭,一歃清泉七里滩。
天地鸢鱼春鼓舞,山林鸡犬夜平安。
好须借得长年住,截断车轮挽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