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流西竹涧,惑杂放虚云。
桂影空沉瓦,松姿不虐群。
鱼飞稻冥冥,鸱去荻纷纷。
惟当感时候,相与恣灵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画面。"月流西竹涧",月光如水般缓缓流过西边的竹林小溪,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惑杂放虚云",则是说心绪随着飘逸的云朵一起飘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自在。
接下来的"桂影空沉瓦",桂花的香气似乎化作了阴影,铺洒在屋瓦之上。"松姿不虐群",松树挺拔独立,不随波逐流,与群体保持着自己的个性。
"鱼飞稻冥冥"中的"鱼飞"是比喻夜晚的萤火虫,如同水中的鱼儿一般,在空中自由穿梭。"鸱去荻纷纷",则描绘了鸟儿在芦苇丛中起飞时所引发的声响。
最后两句"惟当感时候,相与恣灵文"表达了诗人在这静谧的秋夜之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与自然界精神上的交流和融合。这不仅是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更是一种内心的情感抒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在深秋夜晚与大自然交融的宁静场景。
不详
尘嚣胸次尝苦隘,谁谓一隅天地宽。
野色供餐来几上,山光极目在林端。
犁耕宿雨春风暖,舟撼清流夜雨寒。
却笑贺湖临水寺,闭门不借俗人看。
千载宝林寺,清幽每往还。
两潮岩上井,一塔寺中山。
门对荒城冷,邻分古县闲。
道人高处坐,役役笑尘寰。
静参香影句,独向野桥行。
数点水边白,十分天下清。
嫩条尤劲直,老树更晶明。
冰雪穷冬里,春风赖尔生。
古寺山坰远,蹻攀一径斜。
洞深留碧霭,溪急荡晴沙。
殿接岩松影,堂邻野客家。
谒僧询世事,无语指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