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登嘉峪楼纪事(其三)

苍茫西海有无间,多病书生愧抱关。

日暮倚楼风万里,天涯弹铗月千山。

驼鸣玉垒移封旧,雁带金城振旅还。

守捉滩头递刁斗,独吟秋色水潺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嘉峪楼上,眺望远方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交织的画面。首句“苍茫西海有无间”以广阔的西海起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神秘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所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界的浩瀚,更是内心世界的广阔与复杂。

“多病书生愧抱关”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作为一个饱受疾病困扰的读书人,他自感无力承担守护边疆的责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责与无奈。这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悲凉。

接下来,“日暮倚楼风万里,天涯弹铗月千山”两句,通过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拓展,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向往。日落时分,诗人独自倚靠在楼台上,感受着万里长风的吹拂,心中涌动的是对遥远天际的无限遐想。月光下的千山,更增添了这份孤独与梦想的色彩,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缩影。

“驼鸣玉垒移封旧,雁带金城振旅还”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结合。驼铃声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岁月的故事;大雁南飞,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边塞特有的景象,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守捉滩头递刁斗,独吟秋色水潺潺”则将视角拉回到现实,描绘了一幅边塞生活的画面。守捉滩头,刁斗声声,是边防战士日夜坚守的写照;而独吟秋色,水声潺潺,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句既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寂寞,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有细腻的人文关怀,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

陈其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嘉峪关漫记

揽辔酒泉西,纵横千骑列。

朝旭丽飞旌,凯风壮长戟。

行行招玉门,迢迢扼沙碛。

红泉襟其南,黑水障塞北。

五月沟草黄,一带石烟白。

屹然华夷防,洵自鸿蒙辟。

右臂断匈奴,越裳献重译。

霜骏宴昆丘,天马来西极。

遐略侈前闻,雄图载往册。

神祖耀皇威,列圣扬武烈。

迩年事荡除,万里烽尘息。

东疆拓大松,西堠斥邛僰。

端拱望垂衣,师边而臣力。

远人慕化来,款关无虚夕。

简阅对王庥,舞干有苗格。

王者守四夷,天险亦空设。

班生掷柔翰,所志在竹帛。

执讯俘尉犁,臣服尽姑墨。

从此入版图,五十余属国。

穷黩罢轮台,无宁夸汉德。

惠中绥万方,文教广四讫。

咨诹嗟靡遑,聊为勒良石。

形式: 古风

送查大冢宰领大将军敕出嘉峪关

宣麻西下领诸侯,小驻筹边望戍楼。

关塞地连青海曲,营屯人过赤金头。

旌旗一变思干羽,挞伐重光问虏酋。

高筑受降功倍远,期君饮至赴皇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柔远亭二首(其一)

古塞通西域,岩城接大荒。

一亭聊驻马,万里此离觞。

风劲草痕白,山寒日影黄。

征夫折鞭去,前路少垂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柔远亭二首(其二)

嘉峪分天堑,筹边陋昔人。

斯亭才结构,西旅即来宾。

庭杂乌孙坐,墀牵大宛驯。

与楼虽对峙,独喜靖胡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